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原因是它们均含有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1
B.上述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15
C.1molCuS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2mol
D.Cu3P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确定其比值;
B、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确定转移电子总数;
C、根据硫酸铜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确定转移电子数;
D、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解答:A、该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部分磷作氧化剂,部分磷作还原剂,硫酸铜是氧化剂,5P(氧化剂)+6P(还原剂)+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5+5):6=10:3,故A错误;
B、以还原剂P计算,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6×(5-0)=30,故B错误;
C、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转移电子
?15mol? 30mol
? 1mol?2mol
所以当1molCuS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2mol,故C正确;
D、该反应中磷化亚铜是还原产物不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电子转移等知识点,注意该反应中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会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3 gNa、6.2 gNa2O、7.8 gNa2O2、4.0 gNaOH,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乙、丙反应后生成NaOH的量相等(8 g),溶液的质量也相等,甲、丁中溶质的质量相等(4 g),但溶液的质量甲<丁,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丁<甲<乙=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如下是聚丙烯酸酯的类别,它属于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
④离子化合物
⑤共价化合物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聚丙烯酸酯是由丙烯酸酯经过加聚反应得到的.可见,聚丙烯酸酯属于有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事实或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温室效应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潮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O2过多引起温室效应,S、N氧化物的过量排放引起酸雨,而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