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120℃的条件下,总质量为2.1g的CO与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然后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A.7.2g
B.4.2g
C.2.1g
D.3.6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利用差量法,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
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
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质量增重△m为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
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4NaOH+O2,质量增重△m为2H2O-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解答: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
质量增重△m为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
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4NaOH+O2,
质量增重△m为2H2O-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所以固体质量的增加量就是原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1g,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中等,注意从CO2、H2O与Na2O2生成固体质量的变化分析规律,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聚乙烯
B.合成橡胶
C.油脂
D.纤维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冷的浓HNO3中,下列金属易发生钝化作用的是?
A.铜
B.镁
C.锌
D.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Cu与冷的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完全溶解,不发生钝化,故A不选;
B.Mg与冷的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完全溶解,不发生钝化,故B不选;
C.Zn与冷的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完全溶解,不发生钝化,故C不选;
D.常温下,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故D选。
故选D。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及钝化,明确发生钝化的金属只有Al、Fe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D.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B、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
C、非金属也可以置换金属;
D、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解答:A、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不是钝化,故A错误;
B、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刚开始是NaOH?过量,因此没有白色沉淀出现,现象是无明显变化,再滴消耗完NaOH后,会出现白色沉淀;若AlCl3溶液中加NaOH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B正确;
C、非金属也可以置换金属,如氢气可以置换氧化铜中的铜,故C错误;
D、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Fe和Cu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难度中等,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不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碱的是
A.氧化钾
B.氧化铁
C.氧化钙
D.氧化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钡等可以和水发生反应;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发生反应.
解答:A、氧化钾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故A错误;
B、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发生反应,故B正确;
C、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错误;
D、氧化钡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金属氧化物和水中间的反应情况,注意知识的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