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①你对“没有火焰”的现象,能提出的问题是:?;验证方法是:?。 ②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其假设和对应验证方法是: ?。 ③如果探究发现只有含碳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才出现“火星四射”现象,你分析其原因是:?。 (3)丙某同学为了验证“铁在氧气的燃烧产物中有Fe2+、Fe3+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1是?,试剂2是?。 ②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颜色加深是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③该同学猜想血红色溶液一段时间后变为无色溶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还原为+2价铁,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若你认为不合理,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若你认为合理,该空不要作答)?。 参考答案:(1)ABCD(填对2个给1分,全对2分)。(2)①是否所有金属在纯氧中燃烧都没有火焰(1分);取镁条或细铜丝(1分)用同样方法点燃伸入装纯氧的集气瓶,观察是否有火焰(1分)。②若为铁丝中含碳引起的(1分),应取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分别在纯氧中点燃观察(1分);若所有金属丝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1分),则应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丝用砂子将表面打磨后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现象(1分)。③(1分)燃烧时炭粒生成的气体CO2在熔融液态铁中形成气泡而炸裂。(3)①稀盐酸或硫酸(1分);KSCN溶液(1分);②2Fe2++C12=2Fe3++2C1-、Fe3++SCN-=[Fe(SCN)]2+;(2分);③不合理(1分);猜想是[Fe(SCN)]2+离子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2分);设计的实验为在褪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仍不变红色(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1分)。 本题解析:(1)可首先从燃烧的条件探索,氧气的量不足或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其次从铁丝的本身考虑,结合金属镁铝的表面的氧化物薄膜的缘故。故ABCD都有可能。(2)没有火焰是否所有金属在纯氧中燃烧都没有火焰,可取活泼性相近的镁条或常见的细铜丝用同样方法点燃伸入装纯氧的集气瓶,观察是否有火焰来验证。“火星四射”同于爆炸,可能是铁丝中含碳燃烧产生的CO2所致,故应取细纯铁铁丝和细含碳铁丝分别在纯氧中点燃观察分析。(3)所加的试剂1应能溶解铁的氧化物且不能将其中的物质氧化,则只能取稀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氧化性的酸。加入试剂2后溶液变为血红色,则由于其中含有Fe3+,故应加入的含有SCN-的溶液,如KSCN溶液。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加深,是由于发生了反应:2Fe2++C12=2Fe3++2C1-、Fe3++SCN-=[Fe(SCN)]2+,[Fe(SCN)]2+浓度增大。猜想是[Fe(SCN)]2+离子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设计的实验为在褪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仍不变红色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池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