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⑥⑦
C.①⑧
D.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的方法,主要是把硝酸的分属类别准确判断,即可解决.
解答:从挥发性分类属于硝酸是易挥发性酸,从物质组成分类属于化合物,从性质分类属于酸,从酸的组成分类为含氧酸、一元酸;所以①④⑥⑦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的方法,对硝酸的分类方法,关键是分清硝酸的组成、性质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现有反应NaH+H2O═NaOH+H2↑(其中NaH中的氢元素为-1价),有关NaH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还原性,与水反应时为还原剂,水是氧化剂,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在反应NaH+H2O═NaOH+H2↑前后,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氢化钠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还原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正确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来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淀粉和纤维素
C.蔗糖和麦芽糖
D.正戊烷和新戊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可知选项ACDC中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B中二者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B。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难度不大,记住含义和判断标准,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
解答:A、熔融的氯化钠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A正确.
B、硝酸钾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B正确.
C、硫酸铜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能导电,故C错误.
D、无水乙醇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硝酸钾溶液;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硫酸铜晶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1-甲基戊烷
B.2-乙基-1-丙烯
C.3
D.3-二甲基-1-丁醇
E.1
F.3
G.5-三硝基甲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烷烃的命名原则是: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隔开;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如果含有官能团,则含有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编号也是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据此可知选项C正确,A应该是正己烷,C应该是2-甲基-丁烯,D应该是2,4,6-三硝基甲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