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K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Na2S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补加适量硝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硝酸钾溶液中的杂质为硝酸钡,既要出去钡离子,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A.引入了钠离子,且不能除去,故A错误;
B.过量的硫酸根离子无法除去,故B错误;
C.引入了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无法除去,故C错误;
D.引入碳酸根离子,过量碳酸根跟硝酸反应被除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除杂,明确除杂的原则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用于分离
A.混合气体
B.悬浊液里的固体和液体
C.沸点不同互溶的液体
D.一切混合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两液体的沸点不同采取先蒸发再冷凝的方法将其分离,称为蒸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B.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C.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
D.利用蒸馏进行物质的分离时,成败的关键是通过对温度的观察来控制对馏出物的收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B.减压过滤实验结束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
C.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的活化百分数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B、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防倒吸;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D、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
解答: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故A错误;
B、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故B正确;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饿实验操作原理,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一种试剂加以区别的是
①四种黑色固体:FeO、FeS、Fe、CuO
②四种白色粉末:(NH4)2SO4、NH4Cl、Na2SO4、NaCl
③四种无色溶液:乙醇、乙醛、乙酸、甲酸
④四种有机溶济:苯、四氯化碳、乙烯、无水乙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组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进行区别,②组可用氢氧化钡溶液进行区别,③组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区别,④组可用溴水进行区别,每个小组中的物质反应时都会出现不同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