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做钠的燃烧实验时,将金属钠放在瓷坩埚碎片上加热燃烧,可观察到有黄色火焰产生,并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B.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用分液漏斗将下层碘的CCl4溶液恰好放完后,关闭旋塞,更换烧杯后再打开旋塞将上层水层放出
C.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检验的实验中,将火柴头(未燃烧)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元素
D.检测氯水的pH时,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钠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并同时有黄色过氧化钠生成,故A正确:在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要从下端放出,故B错:火柴头中的成份之一氯酸钾,氯酸钾没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故C错;因氯水中既有盐酸,又有次氯酸,因此用PH试纸检测其PH时,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将CCl4与溴水混合后振荡、静置,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NaOH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gNaCl
D.用50mL量筒量取4.8mL硫酸
参考答案:A、CCl4与溴水混合后,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所以溶液分层,,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故A正确;
B、容量瓶的使用规则: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使用多大体积的容量瓶,应该用5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NaOH溶液,故B错误;
C、只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3g的NaCl,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和量筒的规格相近体积的溶液,否则误差会很大,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B.苯在空气中燃烧——明亮并伴有浓烟

C.钾在空气中燃烧——黄色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苯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火焰明亮且伴有浓厚的黑烟,因为苯的分子式为C6H6,C元素的含量很高,黑烟的产生是C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实验
|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I2
| 分离乙醇中的I2
| 加热分解 MgCl2?6H2O得到 纯净的MgCl2
| 配制100mL 0.1000mol/L K2Cr2O7溶液
|
装置或仪器
|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CCl4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I2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因此可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I2,故A正确;I2易溶于乙醇,过滤不能分离乙醇中的碘单质,根据二者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性质,应用蒸馏分离提纯,故B错误;加热不仅能使MgCl2?6H2O分解为MgCl2和H2O,而且能使MgCl2彻底水解为受热易分解的Mg(OH)2固体和易挥发的HCl气体,Mg(OH)2受热分解为高熔沸点的MgO固体和易挥发的H2O,因此不能得到纯净的MgCl2,故C错误;配制100mL0.1000mol/LK2Cr2O7溶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量筒、胶头滴管,不能缺少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