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食盐溶解
B.干冰升华
C.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
D.金刚石熔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克服的是离子键。CO2是分子晶体,干冰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发生化学变化,克服化学键。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化克服非极性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6分)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到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

(1)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写出该分子的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与D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1) NH3,? HCN,? CO(NH2)2, BF3(各1分)(2)BCl3(2分)
本题解析:(1) A:NH3,B:HCN,? C:CO(NH2)2,D:BF3
(2)与D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学式:BCl3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2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 “偏小”、“无影响”)。
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损失;(3)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偏小
本题解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H×
B.Na×+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从题意看,是检查用电子式表示离子或分子形成的过程。检查时注意:
(1)阴、阳离子是否已标明电荷数;
(2)阴离子必须加括号,表示得到电子;
(3)阴或阳离子相同时不能合并写。
A不正确,因为H不是金属原子,故与氯化合后不是离子化合物,不能用“[?]”表示;B项错在阴离子未用方括号括起,未标出电荷;C项错在相同的阴离子排在一起。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CaBr2
B.NaOH
C.Na2O2
D.H2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所以A中含有离子键,B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C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D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