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A.△H1=△H2>△H3
B.△H3>△H2>△H1
C.△H3>△H1>△H2
D.△H2>△H1>△H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故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中和热;浓硫酸因溶于水大量放热,故其放出热量大于中和热;稀醋酸因溶于水发生电离,吸热,再与NaOH溶液发生放热反应,故其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因三者都是放热反应,故△H均为负值,放出的热量越大,则△H越小。
考点:反应热
点评:反应热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题型一般为选择和填空,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小的是(均为吸热反应)
A.2A(l)+B(l)=2C(g);△H=+Q1KJ·mol-1
B.2A(g)十B(g)=2C(g);△H=+Q2KJ·mol-1
C.2A(g)十B(g)=2C(1);△H=+Q3KJ·mol-1
D.2A(l)十B(1)=2C(1);△H=+Q4KJ·mol-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验室收集Cl2,最好选用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排饱和食盐水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必须满足比空气重、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气体对空气无污染,和收集装置也有直接关系,氯气有毒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2)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必须满足比空气轻、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气体对空气无污染,和收集装置也有直接关系,氯气比空气重;
(3)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必须满足不能和水发生反应、不能易溶解在水中,氯气在水中既反应又可以溶解;
(4)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解答:A、氯气是一种比空气重有毒的气体,易污染空气,用排空气法得不到纯净的氯气,故A错误;
B、氯气比空气重且有毒,不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气与水反应,也能溶解于水,不利于很好的收集气体,故C错误;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是因为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对反应CI2+H2O=HCIO+HCI的平衡起到了抑制作用,减少了与水反应的氯气,同时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方法和依据,重点考查了氯气的几点性质应用.A和C项易分析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C.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不能用反应的条件去判断所有的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
A.吸收183kJ
B.吸收366kJ
C.放出183kJ
D.放出366kJ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生成物的键能减反应物的键能=436kJ?mol-1+243kJ?mol-1-2×431 kJ?mol-1=
-183kJ?mol-1,故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为183KJ,故选C。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