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且为盐的是
A.CH3COONa
B.NH4Cl
C.CaCl2
D.H2O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CH3COONa属于醋酸盐,含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NH4Cl属于铵盐,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CaCl2属于钙盐,只含有离子键。H2O2属于过氧化物,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KOH
B.CaCl2
C.H2O
D.H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B 只含离子键
C 是共价化合物
D 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大小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F-B.电负性:CC.氢化物的沸点:NH3Mg(OH)2> Al(O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选项A不正确,离子半径应该是:F->Na+>Mg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应该是:C<N<O,B不正确;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在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C不正确,氢化物的沸点应该是: PH3<AsH3<NH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选项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以及应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当碳、氢、氧、氮、溴等元素的原子量均取整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氨基酸的式量均为偶数;
B.硝基化合物的式量均为奇数
C.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式量均为偶数
D.溴代烃的式量均为偶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的量)与对应选项不正确的是

A.向1L浓度均为0.1mol/L的Ba(OH)2、NaAlO2混合液中加入0.1?mol/L稀H2SO4溶液
B.向含有0.1?mol/L?AlCl3和0.3mol/L?NH4Cl的1L混合液中加入0.1mol/L?NaOH溶液
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
D.向C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Ba(OH)2、NaAlO2混合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酸碱中和反应先发生,然后是硫酸和NaAlO2发生反应的过程;
B、AlCl3和?NH4Cl的1L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然后是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最后是氢氧化铝溶解的过程;
C、向氢氧化钠中加明矾,开始阶段碱过量,不会出现沉淀,然后是铝离子和偏铝酸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过程;
D、C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开始会出现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消失.
解答:A、Ba(OH)2、NaAlO2混合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酸碱中和反应先发生,然后是硫酸和NaAlO2发生反应的过程,当加入2.5L硫酸,沉淀氢氧化铝全部溶解,故A错误;
B、AlCl3和?NH4Cl的1L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然后是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最后是氢氧化铝溶解的过程,消耗硫酸的量之比是3:3:1,故B正确;
C、向氢氧化钠中加明矾,开始阶段碱过量,不会出现沉淀,然后是铝离子和偏铝酸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过程,故C正确;
D、C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开始会出现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消失,两个过程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知识,结合图象来考查,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