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先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B.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C.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分
D.某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为30nm,因此该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参考答案:A、硫酸是电解质,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继续滴入稀硫酸,Fe(OH)3沉淀与稀硫酸发生反应:Fe(OH)3+H+═Fe3++3H2O,沉淀溶解,故A正确;
B、因胶体均一、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故B错误;
C、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应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是所有粒子在溶液中的运动方式,故C错误;
D、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纳米材料只是一种分散质,没有形成分散系,所以不是胶体,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Fe(OH)3胶体
B.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是向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HNO3
参考答案: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此性质,故A正确;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故B正确;
C.铁或铝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起到保护作用,故C正确;
D.检验SO42-向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则应先加盐酸酸化,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对溶解度受______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______________方法得到固体溶质,例如从海水中提取______________;对溶解度受______________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固体.
参考答案:温度 蒸发溶剂 食盐 温度 冷却热饱和溶液
本题解析: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 方法得到固体溶质,例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选择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一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D.分散质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参考答案:A、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A错误;
B、有一种化合价的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如钾(K)元素,有氧化钾K2O、超氧化钾KO2、臭氧化钾KO3多种氧化物,氮元素+4价的氧化物有两种,二氧化氮NO2和四氧化二氮N2O4,故B错误;
C、有些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不能涵盖所有的化学反应,如CO+CuO=Cu+CO2,CH4+2O2═CO2+2H2O等反应,故C正确;
D、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是1nm-100nm,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胶体是一种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
A.清晨在密林中看到一缕缕光束
B.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D.一束平行光射入蛋白质溶液中,侧面可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