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待盛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中注入待盛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用蒸馏水润洗滴定管。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中和滴定的操作顺序:检漏→洗涤→润洗→调零(标准液→待测液)→待测液注入锥形瓶→加指示剂→滴定→计算。故上述顺序为③⑤①②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4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配制:需要使用天平、250 mL容量瓶等仪器
B.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
C.不慎将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D.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萃取后的油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该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因此选项B不正确,气体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试剂B
| 湿润的 试纸A
| 现象
| 结论
|
A
| 碘水
| 淀粉 试纸
| 变蓝
| 碘具有 氧化性
|
B
| 浓氨水, 生石灰
| 蓝色石蕊 试纸
| 变红
| 氨气为 碱性气体
|
C
| Na2SO3, 硫酸
| 品红 试纸
| 褪色
| SO2具有 漂白性
|
D
| Cu, 浓硝酸
| KI-淀粉 试纸
| 变蓝
| NO2为 酸性气体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是因碘分子进入到淀粉分子间而显蓝色,这是碘分子的一个特殊性质而不是它的氧化性,A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不能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错选,B错;二氧化氮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是因其具有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不规范或不科学的是
A.纯碱溶液可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B.FeCl3溶液(加少量HCl)可以长期放置
C.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D.用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可判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用橡胶塞,氯化铁水解显酸性,加入盐酸能抑制水解,B正确。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褪色,C不正确。D正确,答案选A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滴定管洗净后应用待测液或滴定液润洗,A项错误;B、D项正确;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以防止在冷却时受潮,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