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铂作电极电解500mL含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在两极均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mol/L
B.2?mol/L
C.1?mol/L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阳极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阳离子放电顺序Cu2+>H+,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 2H++2e-=H2↑,在两极均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依据电子守恒电极主要电子为4×0.5mol=2mol,生成氢气转移电子1mol,铜离子得到电子1mol,反应的铜离子物质的量0.5mol,所以Cu2+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0.5L=1mol/L,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为?。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参考答案:(1)①2H++2e-=H2↑?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①纯铜? Cu2++2e-=Cu?②粗铜 Cu—2e-=Cu2+
本题解析:(1)①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是2H++2e-=H2↑。由于溶液中氢离子放电,破坏力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OH-浓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即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Y电极是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是2Cl—2e-=Cl2↑。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据此可以进行检验,具体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粗铜精炼时,粗铜做阳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纯铜做阴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额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电解原理,以及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2010年亚运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整个亚运会体现了环保理念
(1)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采用丙烷(C3H8)作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 5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又知:在298K时,
C3H8(g)=C3H6(g) +H2(g);△H= +124.2 kJ/mol,
H2(g)+O2(g)=H2O(l);?△H= -285.8 kJ/mol,
则l mol C3H8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
(2)广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水资源非常丰富。
①海洋电池是以铝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b.铂电极采用网状比块状更利于O2放电
c.海水中的OH-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②室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00mL l.5 mol/L食盐水, 电解2min时,两极共收集到448 mL气体(标准状况下),写出该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电解后该溶液的pH为_____。
参考答案:(1)C3H8(g)+5O2(g)=3CO2(g) +4H2O(l); △H=-2221.5 kJ/mol; 2059.9
(2)①be;②2Cl-+2H2O
2OH-+H2↑+Cl2↑;1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2CO3的水解:CO32-+H2O
H2CO3+2OH-
B.用石墨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4OH-
2Cu+O2↑+2H2O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O2 +2H2O+4e- = 4OH-
D.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