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医院中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向尿液中加入新制的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参考答案:A、食醋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使沉淀溶解,没有红色沉淀出现,故A错误;
B、白酒中主要含有酒精,酒精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食盐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
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盐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蚕丝属于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有颜色反应,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属于纤维素,遇到浓硝酸没有颜色反应,灼烧后也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用浓硝酸或者灼烧的方法来鉴别。答案选D。
点评:本题很基础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2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稀硫酸;起催化作用
(2)NaOH溶液;中和硫酸;否;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3)用试管取出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水解反应已基本完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NH4Cl固体、固体碘受热时均能变成气体
C.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共热均有红色沉淀生成
D.乙醛、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SO2与品红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而使品红褪色;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品红氧化为无色物质。B选项,NH4Cl固体受热分解为NH3和HCl两种气体,为化学变化;固体碘受热升华为碘蒸气,为物理变化。D选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乙醛被溴水氧化而使其褪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0分)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3—5滴90%的硫酸,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2 mL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1)(C6H10O5)n+H2O
n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2)主要原因是水解后的溶液中没有滴加碱来中和多余的酸,导致溶液中的酸使氢氧化铜溶解
(3)在该同学实验步骤②③之间加一步操作: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4)可以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本题解析:检验水解产物,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即水解完后,应加过量的碱来中和起催化作用的酸。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