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11-11 03:54: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加热0.1 mol·L-1Na2CO3溶液, 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配制0.01 mol/L的KMnO4 消毒液,所取KMnO4样品受潮,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2、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pH=7,则反应后的混合后,2c(R2-)+c(HR-)=c(Na+) B.0.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5mol/L的KOH溶液,则:c(CH3COOH)+c(H+)=c(OH-)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NH4Cl溶液中c(H+)相等 D.0.2mol/L NH4Cl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
3、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0.1mol/L
B.NaHCO3溶液中:c(OH-) = c(H+) + c(H2CO3)-c(CO32—)
C.CH3COONa溶液中:c(Na+)> c(CH3COO-)> c(OH-)> c(H+)
D.Na2S溶液中:2 c(Na+)= c(S2—) + c(HS—)+ c(H2S)
4、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
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5、填空题 (12分)
(1)20℃时0.1 mol·L-1NaOH分别滴定0.1 mol·L-1HCl、0.1 mol·L-1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如下。

根据上述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得醋酸起点pH为3,则20℃时该浓度醋酸的电离度为 ;
②滴定开始后醋酸曲线变化比盐酸快的原因是 ;
(2)25 ℃时0.1 mol·L-1的H2R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钠来调节溶液pH,得到含有H2R、HR-、R2-三种微粒的溶液。当c(Na+)=c(R2-)+c(HR-)+c(H2R)时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下图是某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分数。

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是1.0 mol·L-1碳酸钠溶液滴定1.0 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pH分别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
C.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D.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为7~9之间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弱电解质
| H2CO3
| NH3·H2O
|
电离平衡常数
| Ka1=4.30×10-7 Ka2=5.61×10-11
| 1.77×10-5
|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
性(填“酸”、“中”、“碱”),原因是
。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c (NH4+)>c (CO32-)>c (HCO3-)>c (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 (CO32-) + c (HCO3-) +c (H2CO3)=0.1 mol·L-1
D.c (NH4+)+ c (NH3·H2O)=2 c (CO32-) + 2c (HCO3-) +2 c (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