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是
A.NaOH
B.Fe(OH)3
C.Al(OH)3
D.Mg(OH)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摩尔质量之比为2:3
B.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质量之比为3:2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酸均过量,产生的氢气相同,由方程式:
Mg+2H+=Mg2++H2↑? 2Al+6H+=2Al3++3H2↑
可知: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比为4:3;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即3:2;两者的摩尔质量比为8:9
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 为0.3mol/L,c(Cl-)为1.5mol/L。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NaOH溶液的体积为(?)
A.72ml
B.80ml
C.90ml
D.120m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镁离子和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6mol和0.3mol,则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0.06mol×2)÷3=0.06mol。则根据反应的方程式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可知,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06mol×2+0.06mol×4=0.36mol,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90ml,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电荷守恒得出铝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依据反应的方程式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实际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是食用食糖过量造成的
B.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家庭中不宜长期食用铝质餐具盛放菜、汤等食物
参考答案:A.胰岛分泌的激素是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能调节的糖的代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故A错误;
B.在75%的酒精作用下,乙醇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低于这个浓度,其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此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乙醇透入,削弱杀菌能力,对病毒无效,故B错误;
C.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任何物质都由化学物质组成,故C错误;
D.铝锅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物易溶于水,内层的铝,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偏铝酸钠易溶于水,所以家庭中不宜长期食用铝质餐具盛放菜、汤等食物,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氢氧化铝
B.硅酸钠
C.碳酸钠
D.二氧化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
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
解答:A.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A符合;
B.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与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不符合;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不符合;
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归纳,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