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位于硅的下面),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
D.X的金属性比硅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试管,②______,③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实验现象(填A-F) ______ F A ______ ______ E
|
步骤②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
(5)问题与讨论:请从原子结构理论上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1)由题目可知,实验目的为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故答案为:同周期;
(2)该试验加水加热至沸腾,则需要酒精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应在烧杯中进行,故答案为:烧杯;酒精灯;
(3)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溶液呈碱性,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镁较铝活泼,但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氯气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2Cl-+S↓,
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Al(OH)3沉淀,进而与NaOH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aALO2,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
故答案为:实验内容①②③④⑤⑥实验现象(填A-F)?B?C?D?S2-+Cl2=2Cl-+S↓;Al3++4OH-=AlO2-+2H2O;
(4)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越活泼,越易与水或酸反应,反应越剧烈,所以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性Na>Mg>Al,可利用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S2-+Cl2=2Cl-+S↓,则非金属性Cl>S,
故答案为: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5)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原子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失去电子能力越弱,核内质子数越多,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原子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失去电子能力越弱,
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加,r在减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也在增加,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渐强,原子的失e-能力减弱,而得e-能力逐渐增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C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ⅥA族
B.B、C、D三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DCB2的化合物
C.B、D两元素可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D.B、C、D三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C>D>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根据现行中学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判断126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 ]
A.第ⅦA族
B.第8周期
C.第7周期
D.第ⅢA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X、Y为
A.Na和Cl
B.K和S
C.Ca和F
D.Mg和F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由于Ne是10电子微粒,而X和Y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和-1价或+4价和-2价,因此符合条件的X、Y为Mg和F,答案选D。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种类的判断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N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然后依据X和Y的化合价逐一分析和判断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