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8分)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如下:

其步骤为:
①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并将石灰制成石灰乳;
②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③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④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⑤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得到Mg。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步骤③中的蒸发是利用风吹日晒来完成的,而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操作需要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等。
⑵步骤④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目的是?。
⑶上述提取镁的流程中,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请写出其中一点:
?。
⑷有同学认为:步骤②后可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同意该同学的想法吗?为什么?
你的观点是?。理由是?
?。?
参考答案:(8分)⑴蒸发皿(1分),玻璃棒(1分)?
⑵在HCl气流中(1分),抑制MgCl2水解成Mg(OH)2(1分)
⑶电解产生的Cl2用于制取HCl气体(1分)
⑷不同意(1分)。
因为MgO熔点很高,熔融时耗费大量的能量而增加生产成本(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A、萃取分液?B、加热分解?C、蒸发结晶?D、分液?E、蒸馏?F、过滤?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______
(2)精制Fe(OH)3胶体(含有NaCl溶液)______
(3)分离相溶的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110.6℃)的混合物______
(4)从碘水里提取碘______.
参考答案:(1)泥沙不溶于水,分离不溶物和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F;
(2)氢氧化铁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G;
(3)四氯化碳和甲苯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分离,故答案为:E;
(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方法分离,然后分液,故答案为: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
A? B?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过滤(A)、蒸馏(C)、分液(C)等操作常用于物质的分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半透膜分离淀粉胶体和KI溶液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插入烧瓶中的溶液中
C.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参考答案:A.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溶液溶质粒子可透过,所以可用半透膜分离淀粉胶体和KI溶液,故A正确;
B.蒸馏时,温度计的使用目的是测量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因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故B错误;
C.测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防止污染药品,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故C错误;
D.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防止重新污染,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SO42-、CO32-还是Cl-,下面设计的方案中合理的是(?)
A.检验CO32-: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检验SO42-: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D.检验Cl-: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Cl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待测液与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是CO32-,还可能是SO32-;C项溶液中若有OH-,则OH-会使溶液变成蓝色;D项中AgNO3溶液和稀HCl的混合液,就会有白色浑浊物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