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
| 乙烯的制备
| 试剂X
| 试剂Y
|
A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 H2O
| KMnO4酸性溶液
|
B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 H2O
| Br2的CCl4溶液
|
C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KMnO4酸性溶液
|
D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Br2的CCl4溶液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利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制备乙烯时,乙烯中可能混有溴乙烷、乙醇、水蒸气等杂质,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在检验乙烯时,应先将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乙醇,防止其对乙烯检验的干扰。B.溴乙烷、乙醇、水蒸气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对乙烯的检验没有影响,故可以不除杂质。C.利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D.二氧化硫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甲苯,乙酸
C.乙醇,硝基苯,溴苯
D.己烷,乙醇,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苯不溶于水,在上层,乙酸和水互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在下层,A正确。B中乙醇、乙酸和水互溶,不能鉴别。C中硝基苯、溴苯均不溶于水,无法鉴别。D中己烷、乙酸乙酯均不溶于水,无法鉴别。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⑤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⑦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
A.①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③⑦
D.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不正确,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苯酚能溶解氢氧化钠溶液中,②正确;碳酸氢钠能吸收SO2生成CO2,③正确;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④不正确;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碘水中单质碘的萃取剂,⑤不正确;加碘盐中是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⑥不正确;裂化汽油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直馏汽油不能,⑦正确,答案选C。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混在乙烷中的乙烯
B.苯、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
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参考答案: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
B.制取硝基苯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加热不反应,故B错误;
C.己烯和溴水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是加成产物仍然易溶解在苯中不能除去,故C错误;
D.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配制5%NaCl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Cl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B.配制1mol/L?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
C.配制0.1?mol/L?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