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对物质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Zn+HCl
B.Cu+HCl
C.Al+NaOH溶液
D.Fe +H2O( g 、高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铜盐酸是不反应的,不可能生成氢气,其余选项中都有氢气生成,答案选B。
考点:考查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再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再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氢气,据此可以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按Li、Na、K、Rb、Cs顺序逐渐递增的性质是
A.单质的还原性
B.阳离子的氧化性
C.单质的密度
D.单质的熔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A正确。金属性越强,相应金属阳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B不正确。碱金属单质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但钠的密度大于家的,C不正确。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小,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
B.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1O2-+3H2↑
D.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B.反应中电子不守恒;
C.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
D.电荷不守恒.
解答: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SO42-+Ba2++2H++2OH-=2H2O+BaSO4↓,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Al+2OH-+2H2O=2A1O2-+3H2↑,故C正确;
D.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有关氨的实验较多,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极易溶解于水,可以用氨做喷泉实验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氯化氢反应
C.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氨,原因是铵盐与碱反应能产生氨
D.NH3·H2O的热稳定性差,可以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氨与氯化氢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关下图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丁图验证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因氧化性H+>Al3+,在阴极上不能得到Al;
B.四氯化碳密度不水大,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C.铝比锰活泼,可用铝热法冶炼;
D.NaHCO3应放在内置小试管中.
解答:A.因氧化性H+>Al3+,在阴极上不能得到Al,可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故A错误;
B.四氯化碳密度不水大,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可用密度比水小的苯,故B错误;
C.本实验为铝热法,因铝比锰活泼,可用铝热法冶炼,故C正确;
D.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Na2CO3难分解,NaHCO3应放在内置小试管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注意A项为易错点,把握离子放电顺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