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现有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Y、z为同周期金属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Y2?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
(2)将单质Z的薄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观察到的现象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若(3)中生成物还可表示为YZ(OH)4,则YZ(OH)4与过量HC1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由于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2,故X为O元素,结合(1)Y2?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可知Y为Na元素,Y、Z为同周期金属元素,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故Z为Al元素,
(1)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根离子与钠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故答案为:1:2;离子键、非极性键;
(2)将单质Al的薄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由于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氧化铝膜兜住铝箔融化成的小球不落下,故答案为:融化成的小球不落下;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4)NaAl(OH)4与过量HC1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4-+4H+=Al3++4H2O,故答案为:Al(OH)4-+4H+=Al3++4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液体,C为气体.D、E、F、G、H、X、Y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无氧强酸、E为黑色晶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E的俗称是______.
(3)写出X的电子式______.
(4)Y溶液显酸性,但一般不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在Y溶液中若加入B的浓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加入D溶液会变为紫色.写出Y的结构简式______.
(5)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中每消耗?3mol的A,可转移电子______?mol.
(6)区别D溶液和用D饱和溶液制备的胶体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1)反应①是溴单质和铁发生的反应,2Fe+3Br2=2FeBr3,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2)依据推断,E为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故答案为:磁性氧化铁;
(3)依据推断X为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4))Y溶液显酸性,但一般不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在Y溶液中若加入B(Br2)的浓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加入D(FeBr3)溶液会变为紫色证明Y为苯酚: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5)反应⑦是铁在水蒸气中发生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该反应中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4H2O反应转移电子为 8mol,铁元素从0价变化为+38价,每消耗 3mol的A(Fe),可转移电子8mol,
故答案为:3Fe+4H2O(g)?高温?.? Fe3O4+4H2;8;
(6)D为FeBr3,加热饱和溶液可以制备胶体氢氧化铁,检验溶液和胶体的方法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A-K,它们之间具有下图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A是常见金属;B是常见非金属单质,常温为固体,其颜色常呈黑色或无色;E、F为常见气体,混合时点燃发生爆炸.

(1)写出:构成物质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D的电子式:______;K的俗名:______;
(2)写出反应①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②中,若B和F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3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n(G):n(H)______.
参考答案:B是常见非金属单质,常温为固体,其颜色常呈黑色或无色;E、F为常见气体,混合时点燃发生爆炸,应为O2和H2的反应,则C为H2O,A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和H2,则该固体金属为Al,固体D为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则G为CO2;再依据K能溶于水,说明K为Na2CO3,F为O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2),说明B为C(碳),C和氧气反应可生成CO2和CO,则H为CO;依据F(O2)与E反应生成C(水)可知E为氢气,
则A为Al,B为C,C为H2O,D为Na2O2,E为H2,F为O2,G为CO2,H为CO,K为Na2CO3,
(1)A为A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为Na2O2,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K为Na2CO3,俗称纯碱,
故答案为:

;

;纯碱;
(2)反应①为Al和Na2O2在水的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式,生成NaAlO2,
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4Al+6H2O═4NaAlO2+6H2↑+O2,
故答案为:2Na2O2+4Al+6H2O═4NaAlO2+6H2↑+O2;
(3)B为C,F为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3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3O2?点燃?.?2CO2+2CO,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n(G):n(H)=1:1,
故答案为:1: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5分)物质A、E、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物质I的1个分子由4个原子组成并共含有10个电子,B、C、D、K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单质,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M?
(2)写出A物质的电子式?物质I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0.1mol/LE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④中,若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反应,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此时溶液(不考虑电解产物的相互反应)的PH=_________。
参考答案:(1)B:Cl2? M:HClO
?极性? (注意:此空1分,其余每空2分)
(3)c(Na+)>c(ClO-)>c(OH-)>c(H+)
(4)Cl2+2OH-=Cl-+ClO-+H2O

(5)13
本题解析:物质I的1个分子由4个原子组成并共含有10个电子,所以I是氨气,则C是氢气,D是氮气。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因此G是水,则K是氧气,J是NO。A、E、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所以A是氢氧化钠,B是氯气,E是次氯酸钠,F是氯化钠,H是氯化氢,M是次氯酸。
(1)略
(2)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氨气是三角锥形,所以是极性分子。
(3)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lO-)>c(OH-)>c(H+)。
(4)见答案
(5)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的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转移0.02mol电子时生成氢氧化钠是0.02mol,其浓度是0.1mol/L,所以pH=13。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甲、乙、丙、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X不可能是( )
A.甲为C,X为O2
B.甲为SO2,X为NaOH溶液
C.甲为Fe,X为Cl2
D.甲为AlCl3,X为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