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在苯和甲苯中分别滴加几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均褪色
C.在乙醇中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剧烈而迅速消失
D.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的溶液中,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乙炔中含碳量高,燃烧伴有黑烟,正确。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正确。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应该沉在下面,乙醇羟基上的氢不活泼,和钠反应很缓慢,C不正确。在滴加硝酸银溶液之前,需要先加酸中和氢氧化钠,D不正确。所以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A.烧碱—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与其相对应的图形标志,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化学性质。A、烧碱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不属于爆炸品,故A错误;B、甲烷在常温下为气体,易燃,与化学品图形标志一致,故B正确;C、酒精在常温下为液体,易燃,与化学品图形标志一致,故C正确;D、白磷在常温下为固体,着火点低,易燃,与化学品图形标志一致,故D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颈上的小孔,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C.蒸发操作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过滤操作中,滤纸边缘一定低于漏斗边缘,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边缘,将烧杯嘴靠在玻璃棒上,慢慢引流倒入液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该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和几滴酚酞试液,最后加入金属钠,观察,选项A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
B.当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时,常用倾析法分离或洗涤
C.在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中,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在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中用冷水洗涤阿司匹林
D.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铵和硫酸亚铁混合,搅拌,小火加热,在蒸发皿中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即可得硫酸亚铁铵晶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可用氯化铁溶液检验,A正确。BC都是正确的。D不正确,应该是当有晶膜出现时,即停止加热。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都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应选择分液装置,A错误;NO气体应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存放浓硝酸不能使用橡胶塞,D错误。装置B按气体压强检验,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