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用如下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SO2气体(根据需要可以加热),并通过装置B完成表中设计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B中棉花的位置 | ① | ② | ③ | ④ 所蘸试剂 石蕊试液 品红溶液 淀粉和碘水混合液 氢硫酸 现象 ______ ______ 褪色 浅黄色 体现SO2的性质 水溶液显酸性 漂白性 ______ 氧化性
|
II.若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包有某固体物质、②蘸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时,有利于HCl气体逸出的原因(写出两点)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棉花变成棕黄色,则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
a.MnO2?b.KCl?c.KMnO4?d.Cu
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______.
(4)反应较长时间后,②处的棕黄色褪去,产物之一为HIO3(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Ⅰ.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所以显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显红色.
②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有还原性,碘单质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淀粉和碘水混合液会褪色.
故答案为:变红;褪色;还原性.
II.(1)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分而促进浓盐酸的挥发;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也促进浓盐酸的挥发.
故答案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稀释时放热.?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棉花变成棕黄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所以①有氯气生成.
a.MnO2和浓盐酸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故错误.
b.KCl和氯化氢不反应,故错误.
c.KMnO4?有强氧化性,氯化氢有还原性,所以氯化氢和高锰酸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置换碘单质,故正确.
d.Cu和氯化氢不反应,故错误.
故选C.
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I-=I2+2Cl-.
故答案为:C;Cl2+2I-=I2+2Cl-.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氯气通过蘸有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故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
(4)氯气有强氧化性,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所以氯气和碘反应时,碘作还原剂,结合题意知,碘和氯气、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碘酸,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2IO3-+10Cl-+12H+.
故答案为:5Cl2+I2+6H2O=2IO3-+10Cl-+12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置于集气瓶口,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该溶液是
[? ]
A.BaCl2溶液?
B.KMnO4酸性溶液
C.淀粉KI溶液?
D.澄清石灰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 甲 | 乙 | 丙 ① CO2 SO2 石灰水 ② HCl CO2 石灰水 ③ CO2 SO2 Ba(NO3)2 ④ NO2 SO2 BaCl2 ⑤ CO2 NH3 CaCl2
|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O和O2
B.HCl和NH3
C.H2和CO
D.SO2和C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甘油用作护肤剂
B.一定条件下石墨变成金刚石
C.炒菜用过的铁锅,放置后出现红棕色斑迹
D.燃煤时加入生石灰来减少酸雨的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