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NO可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
C.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D.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情况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NO的性质,解答本题还需要学生应该掌握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35 17Cl、37 17Cl为氯元素不同的核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氯水 ②水玻璃 ③烧碱 ④漂白粉 ⑤绿矾 ⑥亚硫酸钠
A.除⑤外
B.除②③外
C.除②③⑥外
D.全部易变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氯水中的次氯酸易分解,②Na2SiO3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反应,③烧碱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④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易分解,⑤中的Fe2+和⑥中SO易被氧气氧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各单质都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C.卤化银都是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D.卤素单质都能与钠反应生成钠的卤化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能与很多其他非金属化合,如P等,A错。Cl2、Br2、I2与水均较微弱地反应;AgF溶于水,AgBr为不溶于酸的浅黄色沉淀,AgI为不溶于酸的黄色沉淀。B、C均错,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G装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的离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几分钟后,D装置红布条是否褪色__________,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装置后应再连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装置里加入NaOH溶液,尾气处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1分)?MnO2+4H++2Cl-
Mn2++Cl2↑+2H2O(2分)?1:2?(1分)
(2)除氯气中的氯化氢(1分)?(3) 不褪色,?(1分)?先变红后褪色?(1分)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分) (5)Cl2+2OH-=Cl-+ClO-+H2O?(2分)
本题解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G装置是分液漏斗;A装置是制备氯气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MnO2+4H++2Cl-
Mn2++Cl2↑+2H2O。其中二氧化锰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2个电子,二氧化锰是氧化剂。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氯化氢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2)由于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除氯气中的氯化氢。
(3)由于生成的氯气先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实验开始几分钟后,D装置红布条不褪色。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所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4)氯气是酸性气体,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5)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