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如图所示,试管中集满干燥的氯气,胶头滴管中装有供反应的足量浓氨水。滴入浓氨水,开始时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NH3+Cl2→N2+HCl并产生红光和白烟。

请根据以上反应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反应全部完成的现象是?。
(2)反应完毕后,将试管浸入水中并倒立着试管,取下滴管,有水进入试管.在室温时,进入试管内的水约占试管容积的?。
(3)反应中生成的白烟是?。
(4)用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不再产生红光和白烟。(2)2/3(3)NH4Cl(4)8NH3+3Cl2=6NH4Cl+N2
本题解析:
由题意知因发生反应8NH3+3Cl2=6NH4Cl+N2时放出大量的热而产生红光和白烟。当不再产生红光和白烟时表明不再放出大量的热,此时反应已经完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的N2为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的1/3,故进入试管的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2/3。显然白烟为NH4Cl。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后溶液呈蓝色的是( )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
参考答案:A、K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单质碘,溶液不是蓝色,故A错误;
B、淀粉中滴入少量氯水不发生反应,也观察不到颜色的变化,故B错误;
C、KI淀粉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单质碘,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C正确;
D、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溶液为无色,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6分)有一无色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是由HCl、NO、NO2、CO2、NH3、H2、O2、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对混合气体进行如下操作:①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②再通入过量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③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参考答案: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气、氧气、氯化氢?氢气
本题解析:气体无色说明不存在二氧化氮和氯气。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缩小,说明存在氨气,所以不存在氯化氢;通过碱石灰体积又明显减小,说明存在二氧化碳,剩余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存在一氧化氮,不存在氧气。
点评:氨气是碱性气体,能被浓硫酸吸收;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一定存在一氧化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向一价金属的碘化物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已知生成的新溶液的质量与原碘化物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Ag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A.72%
B.54%
C.46%
D.28%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知:m(碘化物溶液)+m(AgNO3溶液)=m(AgI)+m(硝酸盐溶液),生成的新溶液的质量与原碘化物溶液的质量相等,
根据质量守恒,则有m(AgNO3溶液)=m(AgI),
设生成1molAgI,则AgNO3为1mol,
m(AgNO3)=170g,则ω(AgNO3)=m(AgNO3)/ m(AgI)×100%=170/235×100%≈72%,
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1分)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①这样制取的SO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________。
②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①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填写;每套装置只允许使用一次)。

③根据②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
|
B
| ?
| ?
| ?
|
C
| CuO固体
| ?
| ?
|
D
| 无水CuSO4
| ?
|
?
参考答案:①H2、H2O(g) ②c→d→a→b→e→(c与d、a与b接口可对调)。
③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
B
无水CuSO4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气体中含有氢气
D
?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本题解析:锌和浓硫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H2,且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必然会含有水蒸气。检验反应产物时,一般情况下先检验水蒸气后再检验其他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