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和氢硫酸反应,但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溶液
B.Na2S洛液
C.CuSO4溶液
D.稀H2S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中生成PbS沉淀,B中生成NaHS,C中生成CuS沉淀,D中不反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H2S的性质
点评:该题是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H2S性质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不可能有的是
A.Cu
B.Cu(OH)2
C.H2
D.Cu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也有可能部分分解得到氧化铜,故不可能生成的是铜,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
A.SO42—、4 a
B.NO3—、4 a
C.OH—、8 a
D.SO42—、8 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来解答。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存在3a×N(Na+)+2a×3N(Al3+)=a×N(Cl-)+nb×N(X),设X的电荷数为n,则A、3a×N(Na+)+2a×3N(Al3+)=a×N(Cl-)+4a×2×N(SO42-),电荷守恒,正确;B、3a×N(Na+)+2a×3N(Al3+)≠a×N(Cl-)+4a×N(NO3-),电荷不守恒,错误;C、3a×N(Na+)+2a×3N(Al3+)≠a×N(Cl-)+8a×N(OH-),电荷不守恒,错误;D、3a×N(Na+)+2a×3N(Al3+)≠a×N(Cl-)+8a×2×N(SO42-),电荷不守恒,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计算——电荷守恒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主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能生成+3价离子
C.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D.Tl3+的氧化性比Al3+强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同族元素性质有相似性,如铝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可形成+3价离子,则铊元素也具有上述性质。如同主族元素又有递变性,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使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增强,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增强,所以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而Tl(OH)3是比较强的碱而不具有两性,Tl3+的氧化能力比Al3+弱。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硝酸的分子个数比为
A.2:1
B.1:4
C.3:1
D.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该反应中,铜失电子作还原剂,部分硝酸作氧化剂,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和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并结合N=nNA来解答.
解答: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HNO3为氧化剂,Cu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根据方程式可判断,当8molHNO3参加反应时,有2mol被还原,表现为氧化性,6molHNO3表现为酸性,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3,根据N=nNA知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硝酸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