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
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
C.有丁达尔现象
D.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出纳米材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大小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相同,分散在水中可形成胶体.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表示0.1mol/LNaHC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Na+)>c(HCO3-)>c(CO32-)>c(H+)>c(OH-)
B.(Na+)+c(H+)=c(HCO3-)+2c(CO32-)+c(OH-)
C.c(Na+)>c(HCO3-)>c(CO32-)>c(H2CO3)>c(OH-)
D.c(H+)>c(H2CO3)>c(OH-)>c(HCO3-)>c(CO3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aHCO3中,溶液呈碱性,水解大于电离,故有Na+)>c(HCO3-)>c(OH-)>c(H+)>c(CO32-);根据电荷守恒B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液体pH>7的是( )
A.人体血液
B.蔗糖溶液
C.橙汁
D.胃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血液pH大于7,蔗糖溶液pH=7,橙汁和胃液的pH小于7,答案选A。
考点:考查常见液体酸碱性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题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向10mL?pH?=?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某酸,再滴入几滴甲基橙,则溶液呈红色。这种酸可能是
A.pH = 2的硫酸
B.pH = 2的醋酸
C.0.01 mol/L甲酸
D.0.01 mol/L硝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滴入几滴甲基橙,溶液呈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3.1,即溶液显酸性。硫酸、硝酸都是强酸,选项AD都是显中性。C中恰好反应,生成甲酸钠,水解显碱性。醋酸是弱酸,在pH=2的条件下,其浓度大于0.01 mol/L,即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