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胶体和溶液都是常见的分散质,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不带电,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前者直径小于1 nm,后者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讲析:选项A,“胶体带电”是错误的,胶体作为分散系的一种,在整体上和溶液一样呈现电中性.选项B,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微粒是阴、阳离子,也带电,叙述不正确.选项C,对于非电解质溶液,如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其溶质微粒不带电,通电后溶质微粒不能定向移动.选项B、C的叙述都带有片面性,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它抓住了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点评:溶液与胶体表现出来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其本质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胶体的一些光学性质(如丁达尔现象)、动力学性质(如布朗运动)、电学性质(胶体微粒带电,在通电时发生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渗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能通过滤纸)等等,都是因其微粒直径较大(在1 nm~100 nm之间)引起的.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和OH-
B.NaHCO3溶液中:c (H+)+ c (H2CO3)=c(OH-)
C.10 mL0.10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导致溶液中阴离子含有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故A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知,C(Na+)=c(H2CO3)+c(HCO3-)+c(CO32-),根据电荷守恒知C(Na+)+c(H+)=c(OH-)+c(HCO3-)+2 c(CO32-),所以c(H+)+c(H2CO3)=c(OH-)+c(CO32-),故B错误;C、反应后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钠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醋酸钠以电离为主水解为次,所以各种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CH3COO-)>c(OH-)>c(H+),故C正确;D、氯化氢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PH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浓度远远大于盐酸,所以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醋酸的多,盐酸的少,故D错误。
考点: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 的溶液
C.滴加酚酞,颜色未变红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25℃时,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温度变了就不一定了,错误;B、正确;C、酸也可以让酚酞不变色,错误;D、弱酸弱碱形成的盐因为存在电离问题,不一定呈中性,错误。
考点:考查溶液中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5°C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 (NH4)2CO3 (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b、c (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c>a>b
D.a>c>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三种溶液中均存在下述水解平衡:NH4++H2O
NH3?H2O+H+,溶液显酸性。加入与原水解离子的水解性质相同的,对原水解离子有抑制作用;加入与原水解离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对原水解离子有促进作用。
对于(NH4+)2CO3,因为CO32-+ H2O
HCO3-+OH-,即水解显碱性,促进NH4+水解;对于(NH4+)2Fe(SO4)2,因为Fe2++2H2O
Fe(OH)2+2H+,即水解显酸性,因增大了c(H+),抑制NH4+水解,所以c>a>b,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0.1 mol/L的盐酸溶液
B.0.1 mol/L的硫酸溶液
C.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D.0.1 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