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当代材料科学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军事科学及高新技术中.“纳米材料”是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纳米为10-9m),若将纳米碳分子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全部透过半透膜②能全部透过滤纸③形成黑色浊液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⑤具有丁达尔效应.
A.①④
B.②⑤
C.只有③
D.只有④
参考答案:因纳米碳分子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
①胶体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则纳米碳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①错误;
②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都比滤纸中小孔直径小,则能全部透过滤纸,故②正确;
③因形成的是胶体分散系,则不会形成黑色沉淀,故③错误;
④因形成的是胶体分散系,则不会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故④错误;
⑤因形成的是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效应,故⑤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为几纳米(1nm=1×10-9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不同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中,不可能有下列的( )
A.一定能通过半透膜
B.一定能通过滤纸
C.有丁达尔现象
D.有电泳现象
参考答案:胶体有以下性质:
1、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3、胶粒带有电荷,能产生电泳现象;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出台《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 mg/kg—30mg/kg,说明摄入过少和过量的碘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B.“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2012年3月2日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 PM2.5受到普遍的关注,因为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了气溶胶,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等。胶体微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而MP2.5的直径大于100nm,所以MP2.5不能形成胶体,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作消毒剂
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
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
D.使用液化石油气可以杜绝厨房污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70%~75%的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用作医疗消毒。食醋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流感传染严重时,可以熏醋来预防和消毒。NaCl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因此可以做防腐剂用来腌制食品。液化石油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CO等。所以不能杜绝厨房污染。答案选D。
点评:本题非常简单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化学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提高车用燃气、燃油品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核电、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应用比例
C.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节约生产成本
D.探寻新的反应途径、不断提高化学反应过程的选择性,提高合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造纸废水压到地下,会超成水体污染,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