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泽维尔证实了光可诱发下列变化:

这一事实可用于解释人眼的夜视功能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具有极高的光能利用率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Y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C.上述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
D.X和Y都可能发生加聚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X和Y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故A正确;
B 碳碳双键和苯环均可在同一平面内,通过旋转,X和Y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故B正确;
C 物质由顺式生成反式产物,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 X和Y都含有碳碳双键,可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注意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原子的共平面问题、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加聚反应的类型等知识点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水解反应? ⑥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⑦与稀盐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⑦
D.③⑤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判断有机物的性质,关键是找出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酯基、氯原子和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和盐酸反应,其余都是可以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共价化合物含C、H、N 3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N原子,且4个N原子排列成空间的四面体(如白磷分子结构),每两个N原子间都有一个C原子,分子内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为( )
A.C4H8N4?B.C6H12N4? C.C6H10N4?D.C4H10N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每个N—N中插一个C原子,故C原子个数为6,每个N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已达饱和状态,不能再结合H原子,每个C还可结合2个H原子,H原子共6×2=12个。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M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结构简式见图),已知 M的分子中—NH—COO—基团(除H外)与苯环在同一个平面内,关于M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易溶于水
B.M能发生缩聚反应
C.M分子内至少有15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D.M的分子式为C13H22O2NF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子中含有酯基,难溶于水,A不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B不正确;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型结构,所以其分子结构中至少有15个原子共平面,选项C正确。M的分子式为C14H11O2NF4,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难点是共平面的判断,该类试题的切入点是平面型结构。有平面型结构的分子在中学主要有乙烯、1,3-丁二烯、苯三种,其中乙烯平面有6个原子共平面,1,3-丁二烯型的是10个原子共平面,苯平面有12个原子共平面。这些分子结构中的氢原子位置即使被其他原子替代,替代的原子仍共平面。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α-鸢尾酮香料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鸢尾酮的化学式为C14H22O

B.1molα-鸢尾酮最多可与2molH2加成

C.α-鸢尾酮能发生银镜反应

D.α-鸢尾酮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2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根据碳原子的四价理论可形成分子式为C14H22O,A正确。2个碳碳双键需要2分子氢气,1个羰基又需要1分子氢气,B不正确。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正确。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羰基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A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