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和NaClO都是弱电解质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C.1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D.HCl和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NaClO是强电解质,错误;B、正确;C、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该反应还生成硫酸钡,故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错误;D、HCl和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分别是共价键和离子键,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来源:91考试 网 2、选择题 a?mol?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b?mol?AlCl3溶液中,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沉淀剩余,则剩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
A.
mol
B.b?mol
C.(4b-a)mol
D.(4a-b)mol
参考答案: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减少但最后有剩余,故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偏铝酸钠,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Na+)=n(Cl-)+n(AlO2-),
所以溶液中n(AlO2-)=amol-3bmol=(a-3b)mol,
根据铝元素守恒有n[Al(OH)3]=n(AlCl3)-n(AlO2-)=bmol-(a-3b)mol=4b-a)mol.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在加热条件下,用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5.6L(标准状况).问:
(1)理论上需要消耗MnO2多少克?
(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转移的电子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1)标准状况下5.6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0.25mol,则:
由MnO2+4HCl(浓)?△?.?MnCl2+Cl2↑+2H2O
? 1? 1
?0.25mol? 0.25mol
n(MnO2)=n(Cl2)=0.25mol,则m(MnO2)=0.25mol×87g.mol-1=21.75g,
答:需要消耗MnO221.75g;
(2)因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时被氧化,氧化产物为氯气,
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n(HCl)=2n(Cl2)=2×0.25mol=0.5mol,
答: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0.5mol;
(3)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生成氯气0.25mol,故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5mol×2=0.5mol,故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mol×NAmol-1=0.5NA,
答:转移的电子数是0.5N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质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mL。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g/mol。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和?。(写元素符号)
参考答案:⑴672 ⑵76 ⑶C、S
本题解析:
(1)由化学方程式知: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不变,又恰好完全燃烧,所以反应前O2的体积等于生成物的体积,即V(O2)=" 672" mL;
(2)利用生成物的体积和密度可计算出生成物的总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可求得XY2的物质的量,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得XY2的质量,其摩尔质量M(XY2)=
?;
(3)利用XY2的摩尔质量、组成及其X、Y两元素的质量比,即可求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而确定X、Y两元素分别为C和S。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氯酸质量分数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8 HClO3 =" 3" O2↑+ 2 Cl2↑+ 4 HClO4 + 2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比较HClO4 > HClO3
B.氧化产物只有HClO4
C.氯酸分解后的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6
D.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e—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选项A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部分升高到+7价,部分降低到0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所以氧化产物有氧气和高氯酸,选项B不正确;根据氧气和氯气的体积之比是3︰2可知,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选项C正确;选项D不正确,转移电子的个数是20个,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