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金属Al放入NaOH?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2Al+2OH-+2H2O=2AlO2-+3H2↑
B.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气体变为无色,有液体进入试管:3NO2+H2O=2HNO3+NO
C.淀粉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溶液变蓝:2I-+H2O2+2H+=2H2O+I2
D.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碘;
D.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偏铝酸钾、水.
解答:A.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为2Al+2OH-+2H2O=2AlO2-+3H2↑,故A正确;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化学反应为3NO2+H2O=2HNO3+NO,故B正确;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碘,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H2O2+2H+=2H2O+I2,故C正确;
D.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偏铝酸钾、水,离子反应为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矾为KAl(SO4)2.12H2O.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分子的所有原子肯定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A.ClCH=CHCl
B.CO2
C.CH≡CH
D.CH3C≡CC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lCHCHCl是2个Cl原子取代了乙烯原子中的2个H原子,所以6个原子共平面;CO2的结构式O=C=O,共平面;CH≡CH 4个原子共平面;D项甲基中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
B.不是所有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有机物参与的反应,一般都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D.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性质上的差别不是绝对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有机物有天然合成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因此有的物质不能从动植物体中提取;有机物之间的反应是复杂的,有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些则不能相互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在性质上有些是类似的,有些是不同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SiO2+3C
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36:30
B.60:36
C.2:1
D.1: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SiO2+3C
SiC+2CO↑反应中,根据化合价可知,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有方程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解答:SiO2+3C
SiC+2CO↑反应中,Si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当3molC参加反应时,有1molSiC生成,说明1molC起到氧化剂的作用,有2molCO生成,说明有2molC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质量之比为1: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合价的变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OH-、K
B.Na、CO32-、H+、Cl-
C.H+、Cl-、NO3-、Ba2+
D.Ca2+、H+、CO32-、N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A.因Cu2+、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较简单,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