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 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 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 ]
A.2,8,18,32,32,18,8
B.2,8,18,32,50,8
C.2,8,18,32,18,8
D.2,8,18,32,50,18,8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外电子排布呈由不稳定结构到稳定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结构决定性质,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排布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aA3+和bBn-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n值为( )
A.a-b-3
B.b-a-3
C.a-b+3
D.a+b-3
参考答案:元素A的核电荷数是a,A失去3个电子后变为A3+,B得到n个电子后变为Bn-,两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b+n=a-3,即n=a-b-3,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IV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D>C
C.B、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与氧原子之间均为双键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的原子既能形成简单阳离子、又能形成简单阴离子;B、C、D核电荷数总和为25,且B与C两元素能形成BC、BC2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B.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B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D.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参考答案:A元素的原子能形成简单阴离子,应为非金属元素,又能形成简单阳离子,只能为H元素,B与C两元素能形成BC、BC2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应为CO和CO2,说明B为C元素,C为O元素,B、C、D核电荷数总和为25,则D的核电核数为25-6-8=11,应为Na元素,则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应为Na>C>O>H,故A错误;
B.C、O、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2CO3等盐类物质,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C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以及C60等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有H2CO3、NaOH、CH3CH2OH等物质,溶液分别呈酸性、碱性、中性,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