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2分)化学平衡原理在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反应C(s)+CO2(g)
2CO(g)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已知C(s) + H2O(g)
CO(g)+H2(g)的平衡常数为K1;H2(g)+CO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为K2 ,则K与K1、K2二者的关系为?。
(2)?已知某温度下,反应2SO2+O2
2SO3,的平衡常数K=19
在该温度下的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SO2)=1mol·L-1,C(O2)="1" mol·L
-1,当反应在该温度下SO2转化率为80%时,该反应?(填“是”或“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进行。
(3)对于可逆反应:aA(g) +bB(g)
cC(g)+dD(g)?△H = a kJ·mol-1;
若a+b>c+d,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_______0(填“>”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0分)H2A(酸):K1=4.310-6,K2=2.110-9。H2B(酸):K1=1.010-4,K2=6.310-8,在浓度相同的对应溶液中,用“>”、“<”或“=”填空。
(1)中和同浓度、同体积NaOH溶液时的用量:H2A溶液________H2B溶液;
(2)c (Na+):Na2A溶液________Na2B溶液;
(3)pH:H2A溶液________H2B溶液;
(4)酸分子的浓度:NaHA溶液________NaHB溶液;
(5) 酸根离子的浓度:NaHA溶液________NaHB溶液;
参考答案:(1)= (2)= (3)>(4)>(5)<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是指1s 内生成0.8mol该物质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A
A.正确,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
B.不正确,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是指1s 内浓度变化量为0.8mol/L该物质
C.不正确,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D.不正确,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 +2B(g)
C(g)+ D(g)已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C.混合气体的密度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对于A(s) +2B(g)
C(g)+ D(g)来说,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数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错误;因为A为固态物质,所以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停在变化,即密度不停在变化,当达到平衡时,密度不变化,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要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该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
4C(g)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反应物B全部转化成了生成物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若改变条件,A、B、C的浓度有可能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