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苯乙烯;⑤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SO2-4-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①依据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判断存在的离子;
②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依据现象分析生成了溴单质分析;
③依据现象分析白色沉淀是的是硫酸钡分析生成的原因;
④依据现象判断是氯离子的性质,综合上述步骤分析氯化银的生成原因.
解答:①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结合离子性质可知,只有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⑤SO32-;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被通入的氯气氧化为溴单质,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④Br-;
③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是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原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被加入的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原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不能确定;
④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是氯化银沉淀,由于②步骤加入了氯离子,所以原溶液中氯离子不能确定;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和溴离子,由于原溶液是无色溶液,所以一定不含②Ba2+,依据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有阴离子必须有阳离子,因此一定含①Na+,所以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故A正确;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故B错误;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③⑥,故C错误;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检验的方法,关键是离子的共存判断和现象的应用,以及加入试剂对操作步骤的影响和干扰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
A.用红外光谱法鉴别乙醇和二甲醚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炔
C.用碘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D.用溴的四氯化碳鉴别乙烯和乙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 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试剂1是_____________。
(2)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丙三位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参考答案:(1)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
(2)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Fe3+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