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今有Ba(NO3)2、AgNO3、Fe(NO3)3的混合液,欲将Ba2+、Ag+、Fe3+
分离,分别得到三种元素的不溶物,按下图所示实验:

(1)加入的试剂(写化学式):X______,Y______,Z______。生成的沉淀(写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HCl或NaClH2SO4或Na2SO4NaOHAgClBaSO4Fe(OH)3
(2)Ag++Cl-══AgCl↓Ba2++SO2-4══BaSO4↓Fe3++3OH-══Fe(OH)3↓
本题解析:根据沉淀C为红褐色,所以判断是Fe(OH)3 , Z为NaOH。因为很多阴离子能与Ag+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应先将Ag+沉淀下来,否则会对Ba2+、Fe3+生成沉淀产生干扰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6分)如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十分常见,它可以作为制取气体、收集气体、性质验证、安全防护等多种作用,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干燥CO2气体时,广口瓶中可装入的试剂1是______________。
(2)除掉CO中混有的CO2,可以在广口瓶中盛装试剂2?溶液。
(3)用此装置可以用排气法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进?出。(填a或b)
如果用此装置收集CO气体,应怎样操作,简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广口瓶C中盛有BaCl2溶液,如果从b端通入CO2气体,甲同学说有沉淀生成,乙同学说没有沉淀出现。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其正确性,选择你同意的一方意见回答相关问题(两项全答计0分)。
I.我同意甲同学意见,得到的沉淀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II.我同意乙同学意见,如要出现沉淀,可以预先在广口瓶中加入一些试剂3,再通入CO2气体,立即会出现沉淀,则试剂3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参考答案:(1)浓硫酸(1分)。?(2)NaOH(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3)b? a (1分)?将广口瓶盛满水(1分),从a端通入气体,水从b端排出(1分)。
(4)I.________________。
II. NaOH溶液(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本题解析:(1)CO2时酸性氧化物,应该用浓硫酸干燥。
(2)CO2作为一种酸性氧化物,能溶于碱中,所以可以选择试剂氢氧化钠溶液。
(3)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是b进a出。
(4)由于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中,所以不会产生沉淀。所以要想得到沉淀,则必须使溶液呈碱性,因此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硫酸铜晶体在不同温度下可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甚至分解成氧化物。某学生在不同温度下给8.000 g硫酸铜晶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 温度(℃)
| 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102
| 6.848
|
2
| 113
| 5.696
|
3
| 258
| 5.120
|
4
| 570
| 2.560
|
?
(1)第1次实验后,试样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质量是_____ g。
(2)通过计算确定第二次实验后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第四次实验后,剩余固体为一种黑色粉末(假设为纯净物),将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至少需要0.50mol/L的稀硫酸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1.152g(3分)。(2)CuSO4·H2O(3分)。(3)64 mL(4分)
本题解析:(1)8.000 g-6.848g=1.152g(3分)。(2)
CuSO4·5H2O
CuSO4·nH2O+(5-n)H2O
250?(5-n)×18
8.000 g? 8.000 g -5.696g=2.304g
n=1
第二次实验后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
(3)CuO?~?H2SO4
80g? 1mol
2.560g?0.50mol/L×VL
V="64" mL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同学实际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使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在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洗涤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答案:B
B、容量瓶中原来存在少量蒸馏水,不影响配制结果。A、NaOH固体吸水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洗涤,两者均使溶质减少;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加水偏多,实际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利用右图所示,根据以下8种气体回答:①H2;②O2;③CH4;④HCl;⑤NH3;⑥CO2;⑦H2S;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口进入。
(3)若在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__口进入。?
参考答案:(1)②④⑥⑦⑧ (2分)?①③⑤?(2分) (2)①②③?(2分)? A?(1 分)
(3)①②③④⑥⑧?(2分)? B?(1 分)
本题解析:(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气体,这说明气体的密度应该是大于空气的,答案选②④⑥⑦⑧;反之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密度小于空气的,答案选①③⑤。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应该是难溶于水的,因此答案选①②③。此时气体应从A口进入。
(3)若在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且显酸性,所以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①②③④⑥⑧,氨气和H2S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此时气体应从B口进入。
点评: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是: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