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中的溶质就与汗渍中的物质反应,生成物质,物质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指纹线就由棕色变成黑色.则这三种物质是
A.硝酸银? 溴化钠? 溴化银
B.硝酸银? 氯化钠? 氯化银
C.氯化银? 硝酸银? 氯化钠
D.硝酸银? 碘化钠? 碘化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此类题关键是找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在物质②是汗渍中的物质,故②为氯化钠.只有B选项符合.故答案为B.此题利用的是卤化银见光分解的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将装有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两个玻璃球一个浸入热水,另一个浸入冷水,浸入热水的玻璃球里气体的颜色较浅
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蓝色固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1?:2的是
A.乙烯
B.乙炔
C.二氧化碳
D.氮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A.1和17
B.12和9
C.14和6
D.15和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所以A中形成的是极性键,化合物是氯化氢。B形成离子键,化合物是MgF2。C中形成的是极性键,化合物是SiC。D中形成的是极性键,化合物是P2O5或P2O3。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Na>Si>Cl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SiH4 >H2S >HCl
D.酸性:H3PO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选项C中非金属性是Cl>S>S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是HCl>H2S>SiH4,C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选项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