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绿矾(FeSO4·7H2O)可用于色谱分析剂、净水、照相制版等方面。下面是以铁屑(含少量锡等杂质)生产绿矾的一种方法:

己知:在H2S饱和溶液中,SnS沉淀完全时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5.5。
(1)操作Ⅱ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2)操作Ⅱ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3)操作Ⅲ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4)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①除去操作Ⅰ所得溶液中含有的Sn2+等杂质离子;
②?
(5)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冷却结晶、?。
(6)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
参考答案:
(1)将pH试纸放在干净、干燥的表面皿上,用干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中间,观察颜色并与比色卡比较
(2)使溶液中的Sn2+完全转化为SnS,而Fe2+不生成FeS沉淀
(3)玻璃棒、漏斗
(4)将溶液中的Fe3+离子转化为Fe2+离子
(5)蒸发浓缩?过滤?(6)降低绿矾的溶解度,减少绿矾的损失
本题解析:工艺流程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加入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如何分离。开始铁屑(Sn)加入硫酸溶解,转化为FeSO4、SnSO4等和不溶性杂质,通过过滤的方法将不溶性杂质除去;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可知,调节pH在1.6~3.0,锡转化为SnS沉淀,而Fe2+在溶液中,从而通过过滤方法进行分离;FeSO4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B.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也可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溶液
C.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 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950mL,201.4 g
D.减压过滤的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造成吸滤瓶内与布氏漏斗液面上的压力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容量瓶的规格没有95ml的,所以应该选择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双选)? ( )。
A.将K投入NaCl溶液中,比较K与Na的还原性强弱
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C.配制0.01 mol·L-1FeCl2溶液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防氧化
D.为加快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的速率,向溶液中加入少许硝酸铜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项,钾会先和水反应,不会达到预期目的;D项,加入硝酸铜后溶液中含有NO和H+,会生成NO气体,使制得的H2不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
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
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
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
换另一烧杯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用图①装置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B.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氯化铁溶液变为20%的氯化铁溶液
C.用图②装置验证生铁片在pH=4的雨水中发生析氢还是吸氧腐蚀
D.用图③装置检验K2CO3中的K+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A.镀锌时电解质溶液应该为含有锌离子的溶液,不正确
B.氯化铁溶液加热可促进其水解,故操作错误
C.正确:当发生析氢腐蚀时,系统内压强增大,小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而如果是吸氧腐蚀,则相反,红墨水会沿导管上升
D.操作正确
答案为C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