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 51.3 342 硫酸钾 0.50 174 阿司匹林 0.35 180 高锰酸钾 0.50 158 硝酸银 0.04 170
|
(1)“鲜花保鲜剂”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在用托盘天平称量蔗糖时,若将蔗糖放在了右盘,50g砝码放在了左盘,调节游码1.3g,则实际称量所得蔗糖质量为______.
(3)配制该1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有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在配制溶液时,玻璃棒有两种不同的用途,分别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蔗糖的物质的量为51.3g342g/mol=0.15mol,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1L=0.15mol/L,故答案为:0.15mol/L;
(2)蔗糖放在了右盘,50g砝码放在了左盘,调节游码1.3g,,则实际称量所得蔗糖质量为50g-1.3g=48.7g,故答案为:48.7g;
(3)因配制1L溶液,则需选用1000mL容量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外,定容时需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溶解的时使用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在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使用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为配制250mL0.2mol/LNa2CO3溶液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是______.
(2)①中称得Na2CO3______g.
(3)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仰视______;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______;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_____;
D.在步骤④中,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使用游码)______.

参考答案:(1)选取容量瓶的规格应该等于或稍微大于配制溶液的体积,所以选取容量瓶的规格是250mL,故答案为:250mL;
(2)m=CVM=0.2mol/L×0.25L×106g/mol=5.3g,故答案为:5.3;
(3)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4)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仰视,溶液体积偏大,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D.在步骤④中,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使用游码),溶质的质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偏低;偏低;偏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取1.43g?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
(1)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Na+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ml该溶液用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mol/L,求加入水的体积(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1)n(Na2CO3?10H2O)=1.43g286g/mol=0.005mol,
c(Na2CO3)=0.005mol0.1L=0.05mol/L,
答: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2)c(Na+)=2c(Na2CO3)=2×0.05mol/L=0.1mol/L,
答:Na+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3)20ml该溶液,n(Na2CO3)=0.02L×0.05mol/L=0.001mol,
设加入水的体积为VL,
则0.001mol0.02L+VL=0.004mol/L,解之得V=0.23,即230ml,
答:加入水的体积为230m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
(1)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

(3)在图2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序号).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可多选)
A.使用容量瓶前应首先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3次.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如果配制溶液时,溶质溶解速率比较慢,可以将容量瓶在酒精灯上加热,促进溶质的溶解,节省配制溶液的时间.
E.洗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必须转移入容量瓶中,不能倒掉.
(5)图3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该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为:______.
(6)在配制该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俯视标线
⑤定容时仰视标线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1)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5L×0.5mol?L-1×40g/mol=10.0g;
故答案为:10.0;
(2)天平称量遵循左物右码,由图可见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由图可知,游码的读数为2.6g,砝码的质量为10g,根据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读数,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g-2.6g=27.4g;
故答案为: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7.4g;
(3)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量筒(可用可不用),
肯定不需要的是:C(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C;
(4)A.配制需反复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前应首先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3次,容量瓶内壁沾有少量溶质,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固体,会有热效应,影响溶液体积,溶解放出的热量,可能使容量瓶受热不均,导致容量瓶破裂危险,故C错误;
D.将容量瓶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容量瓶受热不均,导致容量瓶破裂危险,故D错误;
E.洗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中含有少量溶质,必须转移入容量瓶中,故E正确;
故选AE;
(5)由图可知,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为: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
(6)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氢氧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砝码的质量增大,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③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⑥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偏高的是?②④;
故选②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实验室欲配制90mL浓度为1.00mol?L-1的Na2CO3溶液:
(1)配制时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______、摇匀;
(2)某同学欲称量Na2CO3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g?Na2CO3.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溶液时玻璃棒插在了刻度线以上的位置______;
②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______.
参考答案:(1)配制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以及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定容;
(2)左盘内质量为30g,游码的数值为2.6g,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g-2.6g=27.4g.没有90mL容量瓶,选择规格相近的容量瓶,故溶液应配制100mL,所以配制100mL1.00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质量为:1.00mol/L×0.1L×106g/mol=10.6g,故答案为:27.4;10.6;
(3)①转移溶液时玻璃棒插在了刻度线以上的位置,刻度线以上有液体悬挂,定容后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②配制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