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极性最强的键是(?)
A.H—S
B.H—Cl
C.H—Br
D.H—Se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四种非金属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H-Cl的极性最强。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C.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性质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的规律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参考答案:A.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如氯化钠的熔点小于二氧化硅的熔点,故B错误;
C.结构决定其性质,所以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故C错误;
D.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离子晶体中有阳离子,必定有阴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A、B、C、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F还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极最小的元素。
已知: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为I1=738 kJ/mol,I2=1451 kJ/mol,I3=7733 kJ/mol,I4=10540 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为全充满或半充满;
E元素的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差为4;
(1)写出E元素在周期表位置:________;D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题目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分析C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轨道式违背了________。

(3)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DE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5)某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如图甲,晶胞特征如图乙,原子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丙,则晶胞中该原子配位数为________;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已知该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m,原子半径为a cm)
参考答案:(1)第三周期ⅦA族 1s22s22p63s23p3
(2)能量最低原理
(3)
?
(4)sp3 三角锥形
(5)12 74%
g/cm3
本题解析:(1)由题意分析知F为K;A为H;B为N;由电离能知C的+2价稳定,为Mg;D为P;E为Cl。(2)原子的核外电子分能级排布,按构造原理先排能量低的能级,再排能量高的能级,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时,该原子才最稳定。该同学未排满3s能级,就排3p能级,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3)NH5为离子化合物,则为铵盐,存在NH4+和H-。(4)PCl3中心原子P上的价层电子对=3+
?(5-3×1)=4,杂化类型为sp3杂化;存在一个孤电子对,故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5)由图可知:该金属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原子配位数为12,空间利用率为74%;由图乙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为8×
+6×
=4。设晶胞的棱长为x,由图丙知x2+x2=(4a)2,x=2
a,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则
。
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考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B
B.C
C.N
D.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元素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由于N的半充满状态,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0分)(1)金属镁有许多重要的用途,法国化学家维多克·格利雅因发明了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的格利雅试剂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格利雅试剂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RMgX,它是金属镁和卤代烃反应的产物,简称格氏试剂,它在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二分子醚络合,在浓溶液中以二聚体存在,结构如下图:
?
①上述2种结构中均存在配位键,把你认为是配位键的用“→”标出。
②由原子间的成键特点,可以预测中心原子Mg的杂化类型可能为______?;Mg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金属键的强弱:Mg>Al? B.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Mg>Al
C.金属性:Mg>Al?D.晶格能:NaCl>MgCl2
(2)将TiCl4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
TiCl4+2Mg
Ti+2MgCl2
①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钛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②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4属于?(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
③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
B.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苯、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
D.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2001年报导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纪录。下图中示意的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在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填字母选项)

A.MgB ? B.MgB2? C.Mg2B ? D.Mg3B2
参考答案:(1)
?
②? sp3?、? 1s22s22p63s2?③? BC?
(2)①第4周期ⅣB? 3d24s2 ?②?分子?③ ABCD?(3)B
本题解析:(1)①由于镁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但有空轨道。所以配体分别是氧原子和X原子,因此结构简式是
。
②镁原子能形成4个化学键,因此是sp3杂化;根据构造原理可知,Mg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
③铝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半径,且电荷数大于镁的,所以金属键是铝大于镁,A不正确;镁原子由于3s轨道电子是全充满状态,所以稳定性强,第一电离能大于铝的,B正确;选项C也正确,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半径,且电荷数大于钠离子的,所以氯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氯化钠的,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C。
(2)①钛的原子序数是22,所以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ⅣB;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钛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②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③价电子数与原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所以苯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甲醛、苯分子均是平面形结构,所以都是sp2杂化;水和甲醛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所以是极性分子,选项C也是正确的;由于氢键的存在,是水的沸点高于甲醛分子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BCD。
(3)根据晶胞结构可知,硼原子在晶胞内部,共计是6个;镁原子的个数是12×1/6+2×1/2=3,所以化学式是MgB2,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