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气体的体积不仅与分子数的多少有关,还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有关,在标准状况(273 K,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根据上述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水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6 g氧气所占的体积为11.2 L
C.标准状况下,2NA个二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为44.8 L
D.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粒子数目、温度和压强,所以结论“在标准状况(273 K,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气体,而且必须是气体。此结论适应的条件是标准状况,即273 K,101 kPa。所以A中水是液体,不符合该结论的使用范围;B中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也不符合该结论的适用条件;D中物质不一定是气体,所以也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起火,常用液态CO2灭火,一般不用液态四氯化碳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或浪费),应放回原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所以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A不正确,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选项B不正确,胶体也是电中性的,胶体的胶粒是带电荷的;选项C不正确,也可能含有SO32-,因为在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SO32-生成SO4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易燃试剂应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g+
C.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铁生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易燃试剂应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以防止发生燃烧爆炸,A正确;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也可能是硅酸沉淀,因此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Ag+,B不正确;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加热蒸干得到氢氧化铁固体,氢氧化铁灼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水,D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