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有机化合物A和B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等体积的氧气并生成等体积的H2O(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得),则A和B可能是(?)
A.乙烯和乙醇
B.甲烷和乙酸
C.乙醇和乙酸
D.乙烯和乙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题有错误,应修改如下:
等物质的量的有机化合物A和B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等体积的氧气并生成等体积的H2O(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得),则A和B可能是(?)
A.乙烯和乙醇? B.甲烷和乙酸? C.乙醇和乙酸? D.乙烯和乙酸
答案B
将化学式变形用有残基分析法可迅速解出:
A? CH4·C?CH4·C·H2O?
B? CH4?CH4·CO2?
C? CH4·C·H2O?CH4·CO2?
D? CH4·C?CH4·CO2?
可以看出只有B中H 原子相同,残基部分均不耗氧。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较低温度下,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某校甲、乙两化学小组均用200 mL 12 mol/L盐酸与17.4 g 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并将制备的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用稀NaOH溶液吸收残余的氯气。分析实验结果发现:①甲、乙两组制得的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②甲组在较高温度下将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所制得的产品中Ca(ClO3)2的含量较高。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多少克?
(2)实验中所得到的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1)? n(HCl) =" 12×0.2" =" 2.4" mol,n(MnO2) =" 17.4=" 0.2 mol
MnO2 + 4 HCl(浓) ?△ ?MnCl2 + Cl2↑+ 2H2O
n(MnO2)∶n(HCl) =" 2.4" mol∶0.2 mol =" 12∶1" > 4∶1?所以浓HCl过量,应根据MnO2计算。根据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n(Cl2) = n(MnO2) =" 0.2" mol
又因为:2Cl2 + 2Ca(OH)2→ Ca(ClO)2 + CaCl2 + 2H2O? n[Ca(ClO)2] =" 1/2" n(Cl2) =" 1/2×0.2" mol =" 0.1" mol? m[Ca(ClO)2] =" 143×" 0.1 =" 14.3" g
(2)①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会产生副产物Ca(ClO3)2;
②Cl2未与石灰乳完全反应,残余Cl2被NaOH溶液吸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CH2=CH-CH=CH2?1,3-二丁烯
B.
?3-丁醇
C.
?甲基苯酚
D.
?2-甲基丁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四种名称所表示的烃,命名正确的是( )
A.2-甲基-2-丁炔
B.2-乙基丙烷
C.3-甲基-2-丁烯
D.2-甲基-2-丁烯
参考答案:A、2-甲基-2-丁炔,炔烃的命名,选取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的碳链为主链,该命名符合系统命名原则,故A正确;
B、2-乙基丙烷,丙烷中不可能存在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的,正确命名应该为:2-甲基丁烷,故B错误;
C、3-甲基-2-丁烯,2-丁烯中结构对称,取代基增大编号为2,正确命名应该为:2-甲基-2丁烯,故C错误;
D、2-甲基-2丁烯,该命名符合烯烃命名原则,故D正确;
所以命名正确的是AD.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1,1,2,2-四甲基戊烷
B.3-甲基-1,3-丁二烯
C.2,4,6-三硝基甲苯
D.2-甲基-3-丁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1号位没有甲基,错误;B、甲基位置不对(2号位),即编号起点错误,错误;C、正确;D、应从离官能团最近端开始编号,应为3-甲基-2-丁醇,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