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成反应,冷至室温后,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O2、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6:3:1
B.9:4:1
C.13:6:1
D.10:6: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掌握氢气和氯气燃烧的反应。
n(HCl): n(H2O)=(25.26/36.5)/[(100-25.26)/18]=1:6,则
n(H2):n(O2):n(Cl2)=(0.5+6):3:0.5=13:6:1,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显红色,加热后变为无色
B.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将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纸条褪色
D.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Na2SO3溶液,终点时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参考答案:A、二氧化硫遇品红溶液使之褪色,加热后复原,故A错误;
B、该操作不能排除原溶液中是否含有三价铁离子,故B错误;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将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纸条褪色,故C正确;
D、当Na2SO3被消耗完毕时,再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则出现紫色,所以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NaBr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它要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所以,A错,浓硫酸能吸收水,不能使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B正确,饱和NaCl溶液能降低氯气的溶解度,同时能带入一定量的水;C错,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错,氯气能与NaBr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工业上制取碘酸钾的反应为:I2+2KClO3===2KIO3+Cl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I2>Cl2
B.每生成1 mol KIO3转移电子5mol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碘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失去5个电子,所以氯酸钾是氧化剂,单质碘是还原剂,碘酸钾是氧化产物,氯气是还原产物。A不正确,氯气的氧化性强于单质碘的。B、C正确,D不正确,氯酸钾、碘酸钾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答案选B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有关的概念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都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色的是
A.氯水、溴水、碘水
B.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
C.氯气、氯化氢、氯化钠
D.碘化钠、氢碘酸、碘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正确;B错,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均不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色;C错,氯化氢、氯化钠不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色;D错,碘化钠不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