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5 23:32:29
【 大 中 小】
1、填空题 (14分)碳、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CH4 催化还原NO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 + 4NO2(g) =4NO(g)+CO2(g) + 2H2O(g) ΔH1=-574 kJ·molˉ1 CH4(g) + 4NO(g) = 2N2(g)+CO2(g) + 2H2O(g) ΔH2 若2 mol CH4 还原NO2 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则ΔH2= ; (2)据报道,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Fe2O3与甲烷反应可制取“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为:Fe2O3(s) + 3CH4(g) 2Fe(s) + 3CO(g) +6H2(g)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c( )的值保持增大 ②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 )+c( )] ③在0.1mol·L-1氨水中滴加0.1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 mol·L-1 ④向0.1mol·L-1(NH4)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c( )、c( )均增大 ⑤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⑤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加水稀释,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增大,所以比值增大,正确;②在同业中遵循物料守恒,钠原子:碳原子=3:2,所以有2c(Na+)=3[c(CO32-)+c(HCO3-)+c(H2CO3)],错误;③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是水电离的,所以溶液的pH=a,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10-a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也为10-amol/L,正确;④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抑制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减小,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错误;⑤根据溶液中质子守恒,即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永远相等,可以写出c(H+)=c(OH-)+2c(H2S)+c(HS-),正确;所以选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5种固体物质A、B、C、D、E由下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阳离子
| Na+ Al3+ Fe3+ Cu2+、 Ba2+
| 阴离子
| OH- Cl- CO32- NO3- SO4-
|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38.4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 mol·L-1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C的化学式为:A ;C 。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D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现象是 ,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步骤⑤中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 mL。 (5)现用500 mL 3 mol·L-1的E溶液充分吸收11.2 L CO2气体(标准状况 下),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6)若用惰性电极电解A和B的混合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请在坐标系中画出通电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与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不考虑气体溶于水)。
’
参考答案:(1)CuSO4 Ba(OH)2(各1分) (2)2FeCl3+3Na2CO3+3H2O=2Fe(OH)3↓+3CO2↑+6NaCl(2分) (3)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2分) Al3++3H2O Al(OH)3+3H+(2分) (4)500(2分) (5)c(H+)<c(OH-)<c(CO32-)<c(HCO3-)<c(Na+)(2分) (6) (2分)
本题解析:由①知,A、C反应产生的沉淀中应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则A、C是CuSO4、Ba(OH)2中的一种;由②知,B、E只能是盐类,双水解产生气体和沉淀,其中含有Fe3+、CO32-,且其中必有Na2CO3;由③知C为强碱,所以C是Ba(OH)2,A是CuSO4;D为铝盐;由②④知,E为Na2CO3;由⑤知D中有NO3-,所以D为Al(NO3)3,则B只能为FeCl3。 (1)A、C的化学式为:CuSO4、Ba(OH)2 (2)步骤②是Fe3+、CO32-的双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Cl3+3Na2CO3+3H2O=2Fe(OH)3↓+3CO2↑+6NaCl; (3)Al(NO3)3溶液由于Al3+水解而是溶液显酸性,所以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3H+ (4)根据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3-=3Cu2++2NO↑+4H2O,得3Cu~8H+,38.4 g Cu的物质的量为0.6mol,所以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8,其体积为500mL; (5)由题意知n(CO2)=0.5mol,n(Na2CO3)=1.5mol,所以二者反应后溶液中有1mol的NaHO3,1mol的Na2CO3, 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O3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c(OH-)<c(CO32-)<c(HCO3-)<c(Na+)(2分) (6)阳极先是Cl-放电,溶液中共有0.3mol Cl-,根据2 Cl- +2 e-= Cl2↑,得转移电子0.3mol时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3.36L;然后是氢氧根离子放电,4OH--4 e-=O2↑+2H+,每转移0.1mol电子就生成0.56L的气体,所以图像如下: 考点:考查化合物的判断,离子反应,盐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离子浓度的比较,电解原理的应 用
本题难度:困难
4、简答题 (12分)D、A、B、C为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大的;B、D同主族。已知D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日常生活中饮水机常用的消毒剂,C元素的单质可以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族。 (2)A、B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则阴极反应式为 , (3)A、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A2D2,写出A2D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 (4)B元素的单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与O2发生一系列反应:① B(s)+O2(g)=BO2(g);△H=-296.8kJ/mol②2BO2(g)+O2(g) 2BO3(g);△H=-196.6kJ/mol 则1 mol BO3(g)若完全分解成B(s),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为 。
参考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碱性;S2-+H2O HS-+OH-;2H++2e-=H2↑; (3) 2Na2O2+2CO2 =Na2CO3+ O2 ; Na2O2; (4)吸收395.1KJ的热量(或+395.1KJ)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几种元素分别是:A是Na;B是S;C是Cl;D是O。(1)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2)A、B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Na2S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水解使水溶液显碱性。水解的两种方程式为:S2-+H2O HS-+OH-;用石墨做电极电解该化合物的水溶液,由于放电能力H+>Na+,所以在阴极是H+得到电子。该电极的反应式为2H++2e-=H2↑;(3)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 =Na2CO3+ O2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都是Na2O2。①×2+②足量可得BO3(g)="3/2" O2(g)+ B(s) ΔH=+395.1KJ/mol.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盐的水解、电解原理的应用、还原剂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消去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 D.银镜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