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L0.5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NA个NH4+
B.18g?D2O中含有10NA个电子
C.1mol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O2转移NA个电子
D.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一定是2NA个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A.NH4+水解;
B.根据n=
=
结合原子的构成判断;
C.根据反应
判断;
D.32gO2和O3的混合物组成原子都为O,根据n=
=
计算.
解答:A.NH4+水解,2L0.5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的个数小于NA,故A错误;
B.n=
=0.9mol,则18gD2O中含有9NA个电子,故B错误;
C.由反应
可知,1mol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O2转移NA个电子,故C正确;
D.32gO2和O3的混合物组成原子都为O,n(O)=
=2mol,则原子总数一定是2NA个,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物质的性质、原子结构和组成等问题,为该题的主要考查点,也是易错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据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在氧气存在下,酸性溶液中,将黄铜矿氧化成硫酸盐:
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 +2H2O 
(1)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按如下流程可制备胆矾(CuSO4·5H2O): 

①溶液B显____(填“酸”“碱”或“中”)性,原因是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分析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加入CuO可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 

请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加入CuO能除去CuSO4溶液中Fe3+的原因:____。 
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操作b的操作方法是____。 
④检验溶液B中Fe3+是否被除尽的试剂是____,证明Fe3+已被除尽的现象是____。 
(2)在实验室中,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方案,从溶液B中提炼金属铜(要求:一种方案只用一个反应来完成)。写出两种方案的化学方程式:方案一:____;方案二:____。 
 
	参考答案:(1)①酸 ;Cu2+ +2H2O
Cu(OH)2+2H+ ;
②加入CuO使溶液中的c(H+)减小,c(OH-)浓度增大,使溶液中c(Fe3+ )·C3(OH-)>Ksp[Fe(OH)3] ,使Fe3+生成沉淀而除去 ;
③过滤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④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 
(2) CuSO4+Fe=FeSO4+Cu? ;2CuSO4+2H2O
2Cu+O2↑+H2SO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2008年北京卷,理综,27)(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3)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②P2O5+6OH-=2PO43-+3H2O;③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Cu+8H++2NO3-=3Cu2++2NO↑+4H2O。
	本题解析:以教材铜和稀硝酸反应实验设计为主体,用集气瓶、带有止水夹的导管巧妙地将两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实验设计。实验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除O2,再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NO,观察现象: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然后打开止水夹,让空气进入该装置,看到红棕色出现,发生了2NO+O2=2NO2,确定NO有还原性。故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CaCl2常用于冬季道路除雪,建筑工业的防冻等,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工业上常用大理石(含有少量Al3+、Fe2+、Fe3+等杂质)来制备。下图为实验室模拟其工艺流程: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的Fe3+、Al3+、Fe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4,9.7。
(1)反应Ⅰ中,需将大理石粉碎、搅拌,同时适当加热,其目的是:?。写出反应Ⅰ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述使用盐酸的浓度为10%,若用37%的浓盐酸来配制500mL的此盐酸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杯、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3)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
(4)反应Ⅲ中必须控制加入Ca(OH)2的量,使溶液的pH约为8.0,此时沉淀a的成分为:?,若pH过大,则可能发生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浸取率,意思相近均给分)(2分)
CaCO3+2H+=Ca2++H2O+CO2↑(2分)
(2)500mL容量瓶(2分,不写规格得1分)
(3)2Fe2++2H++H2O2=2Fe3++2H2O
(4)Fe(OH)3、Al(OH)3(2分,各1分)? Al(OH)3+OH—=AlO2—+2H2O(2分)
	本题解析:(1)粉碎为增大接触面积,加热为加快反应速率;(2)配置溶液需用500mL容量瓶;(3)反应Ⅱ中加入双氧水是为了氧化亚铁离子为Fe3+,再调节pH除去;(4)溶液的pH约为8.0,Al3+、Fe3+均产生沉淀;氢氧化铝两性,若碱过量与碱反应溶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B.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最好用蒸馏的方法
C.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Cl2的Na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