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A不正确;B正确;C、不正确,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液体;D、不正确,胶体的分散质、分散剂都可以通过滤纸,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选B。
考点:胶体的制法和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
B.能通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前者是溶液、后者是胶体;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不能,B不正确;由于氯化铁存在水解平衡,加入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挥发,所以最终生成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氢氧化铁胶体加热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C正确;氯化铁溶液显棕黄色,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有关判断
点评: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二胶体是介于qnm和100nm之间的。区分二者常用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FeSO4和Fe2(SO4)3的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不属于介稳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含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丁达尔效应
C.过滤
D.蒸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但溶液不能,所以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含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溶液和胶体的鉴别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胶体和溶液的性质差异,然后灵活运用即可,学生不难得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开来
B.溶液是电中性,胶体是带电的
C.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医生常用.FeCl3溶液给流血病人进行止血与胶体性质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布朗运动不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不能把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开来,A不正确;胶体也是电中性的,B不正确;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C不正确;血液属于胶体,氯化铁是电解质,能使血液凝固,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胶体的概念、性质、鉴别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答题贴近生活,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