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A.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距今约2400年)
B.马家窑文化遗址的粟(距今约5300年)
C.秦始皇兵马俑(距今约2200年)
D.元谋人的门齿(距今约170万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该法建立在活的有机体中14C与12C之比保持恒定,而死去有机体中14C的含量由于衰变而逐渐减少这一基础上。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图中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可知,X是第ⅥA,Y是是IA,Z是第ⅢA,W是第ⅥA,R是第ⅦA。因此原子序数的递变可知,X是O,Y是Na,Z是Al,W是S,R是Cl。A不正确,原子半径应该是Y>Z>X。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Cl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所以氯化氢的稳定性强于硫化物的,B不正确。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物是硫酸,属于共价化合物,C不正确。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中,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的纳米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
A.第三周期ⅤA族
B.第四周期ⅢA族
C.第五周期ⅢA族
D.第四周期ⅤA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结构的知识,又和科技前沿的纳米技术联系在一起,这种命题方式是以后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虽然题目很新颖,但所涉及的知识都是基础知识。R元素在化合物RN中的化合价决定于N元素,因Rn+中R元素显正价,N元素在RN中显-3价,故R元素离子应为R3+,则R原子含31个电子,其质子数为31,核外电子排布为
,所以应为第四周期ⅢA族,故应选B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F和F—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
①核内质子数②核外电子数③最外层电子数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微粒的组成可知,不同的是核外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布是9和10.其余都是相同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2O42—时,也可以形成RO32—
B.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O42—时,还可以形成HRO3—
C.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O4—时,还可以形成RO3—
D.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2O72—时,也可以形成RO4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R可能是He、C或S。A、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2O42—时,R的化合价为+4价,应该是碳元素,所以也可以形成RO32—,A正确;B、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O42—时,R的化合价是+6价,应该是S元素,因此还可以形成HRO3—,B正确;C、不论是碳元素还是硫元素,均不能形成RO4—,因为R的化合价是+7价,C不正确;D、当它形成含氧酸根离子R2O72—时,R的化合价是+6价,应该是S元素,因此也可以形成RO42—,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