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官能团可以决定物质的性质,如同为一个碳原子的甲烷与甲醇,因为甲醇多了一个羟基,性质差别很大,但也有相似之处.下列属于甲烷与甲醇共同的性质的是
A.常温常压下是气态
B.都易溶于水
C.都能燃烧
D.都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常温常压下,甲烷是气态,极难溶于水,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常温常压下甲醇为液态,易溶于水,且能发生酯化反应.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状态下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氯化钠
B.酒精
C.二氧化碳
D.硫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A.NaCl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以及其水溶液中都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它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酒精是乙醇,只存在乙醇分子,不导电;乙醇是化合物,其水溶液只以乙醇分子存在,不导电,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只存在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纯硫酸常温下为液态,不存在熔融状态,硫酸分子不导电;硫酸只能在水溶液中自身完全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电,硫酸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和溶液导电的实质,解题时紧抓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以及导电是在水溶液状态下才能导电的条件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C.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酸性溶液中不会生成氢氧根离子;
B.漏写碳酸氢根离子与碱的离子反应;
C.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
D.电子不守恒.
解答: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的离子反应为5I-+IO3-+6H+=3I2+3H2O,故A错误;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的离子反应为HCO3-+NH4++2OH-
NH3↑+2H2O+CO32-,故B错误;
C.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的离子反应为SO2+NH3?H2O=HSO3-+NH4+,故C正确;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的离子反应为3Ag+4H++NO3-=3Ag++NO↑+2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5℃时,浓度均为0.1 mol.L-l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l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H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是BOH=B++ OH
B.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c(A-)=c(B+)
C.在0.1 mol·L-1BA溶液中,c(B+)>c(A-)> c(OH-)>c(H+)
D.若将0.1mol·L-1 BOH溶液稀释至0.001mol·L-1,则溶液的pH=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 题设知:HA为强酸,因pH为1 知其全部电离。BOH为弱碱,因pH>11,反之pH应为13,故电离方程式中符号应改为可逆号
B 正确 由pH=7知溶液呈中性 依电荷守恒:B+与H+之和等于A-与OH-之和 而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故知c(A—)=c(B+)
C 错误 BA为强酸弱碱盐 阳离子引起水解 其浓度变小 即c(B+)<c(A一)
D 错误BOH为弱碱, 稀释后pH>9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能跟质子(H+)结合的是
A.NH3
B.H2O
C.HF
D.C H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N、O、F都是活泼的非金属,能和氢离子结合,形成配位键,但甲烷不能,答案选D。
考点:考查配位键的形成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配位键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