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量》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8 22:13:28
【 大 中 小】
|
1、选择题 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 的数目之比( ) A.5:2 B.3:1 C.15:2 D.1:3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两种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mol、0.2mol,因此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之比是15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0分)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则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__ ______________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1∶1?②1∶2?③2∶3 ④1∶1?⑤7∶11(每空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同温同压下,若A、B两种气体的密度相等,则A和B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B.体积?C.分子数?D.摩尔质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推论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个甲醇中含有3个C—H键,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A项错误;pH=13的NaOH溶液中,没有指明体积无法确定OH-的数目,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已完是液体,所以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大于0.1NA,C项错误。答案选D。 点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出现的几率为100%。这双因为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与物质结构、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其他的概念性知识点结合成综合性习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实验室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H2SO4溶液1000mL.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______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适量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补充完成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 (?D?)→(?A?)→(?C?)→______→______→______→(?F?). ③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移入容量瓶时,必须______方可移液.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①量取浓硫酸时眼睛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
参考答案:(1)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后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盖好瓶塞颠倒摇匀.故所用仪器还有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①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mol/L=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1000mL×0.2mol/L,解得:x≈10.9,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0.9mL. 故答案为:10.9. ②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后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所用操作顺序为D→A→C→B→E→G→F. 故答案为:B→E→G. 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热,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未冷却到室温,趁热将溶液到入容量瓶,并配成溶液,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应将溶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 故答案为:将溶液冷却到室温后 (3)①量取浓硫酸时眼睛俯视刻度线,使量取硫酸溶液的体积偏低,所以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配溶液浓度会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③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