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长的碳链为含有乙基的链,有6个碳原子,从距离连接2个甲基的碳原子近的一段编号,所以该有机物的名称为:
3,3,4-三甲基己烷。
故选C。
考点:烷烃及其命名
点评:本题考查烷烃的命名,难度较小,关键是选对主链,编对碳位.注意书写规范.注意结构中乙基经常缩写为-C2H5,命名时注意碳链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耐腐蚀性依次减弱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金属的最主要用途是用来制造合金,硬币中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
B、与生铁相比普通钢中含碳量降低,钢耐腐蚀增强,不锈钢中加入其它元素,改变内部组织结构,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C、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D、利用氧化铝的结构来分析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解答: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故A选正确;
B、与生铁相比普通钢中含碳量降低,钢耐腐蚀增强,不锈钢中加入其它元素,改变内部组织结构,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耐腐蚀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
C、制造照明弹就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正确;
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的概念越用途、铁合金、镁铝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等,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将NO、NO2、O2三种气体按一定比例充满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并将该容器倒置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所得溶液的浓度为Mmol/L.则M的取值范围是
A.0<M<
B.<M<
C.<M<
D.<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将NO、NO2、O2三种气体按一定比例充满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并将该容器倒置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无气体剩余,
可能发生:4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所得溶液为HNO3溶液,利用端值法解答.
解答:若混合气体是NO2和O2,且体积比为4:1,因为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是溶于水的气体物质的量的
,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溶于水的气体体积,所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mol/L;
若混合气体是NO和O2,且二者体积比为3:4,因为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是溶于水的气体物质的量的
,所得溶液体积等于溶于水的气体体积,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mol/L,
因是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应介于二者之间,
故选D.
点评:本题是有关NO2、NO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应注意利用端值法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目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为22∶9,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3
B.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1
C.该有机物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D.不能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水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1∶1,所以有机物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但无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有氧元素.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将下列各种物质分别与适量的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两层,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食盐水
B.乙烯
C.苯
D.KI溶液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