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典型例题(十)
Ⅱ.如果氮肥中成分是(NH4)2SO4,则可以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甲醛法是基于甲醛与一定量的铵盐作用,生成相当量的酸,反应为2(NH4)2SO4+6HCHO→(CH2)6N4 +2H2SO4 + 6H2O,生成的酸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测定氮的含量。步骤如下: (1)用差量法称取固体(NH4)2SO4样品0.6g于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溶解,最终配成100mL溶液。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准确取出20.00mL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8%中性甲醛溶液5mL,放置5min后,加入1~2滴?指示剂(已知滴定终点的pH约为8.8),用浓度为0.08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读数如下表:
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由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的氮的质量分数为?。 (2)在滴定实验结束后发现滴定用的碱式滴定管玻璃尖嘴内出现了气泡,滴定开始时无气泡,则此实验测定的含氮量比实际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Ⅲ.如果测定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时,使用甲醛法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参考答案:Ⅰ(1)b-e,f-h,g-c ?(2)B ?(3)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本题解析:Ⅰ.(1)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选择和连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性质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若是燃烧管除杂,则干燥在前;若用洗气瓶,则“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则“大进小出”;根据题意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为二氧化碳的吸收装置,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必须防止水蒸气和外界空气的干扰;为保证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应选第二个装置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根据上述分析连接次序为:b-e,f-h,g-c;(2)盐酸和硝酸易挥发,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样品反应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应为稀硫酸,选B;(3)连在最后的装置起到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3、实验题 (9分)在20.0 mL 0.10 mol·L-1的盐酸溶液中滴加0.10mol·L-1 NaOH溶液,并以酚酞为指示剂。
图,并指出该滴定曲线的特点。 (3)一般中和滴定操作要求误差≤0.1%,其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确定终点。你认为能否用甲基橙作上述反应的指示剂,说明理由。 (4)其实滴定的方法有多种,除上述实验中的酸碱中和滴定外,还有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和指示剂生成物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小”或“相同”),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AgNO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的含量时常以CrO42-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______溶的缘故。 参考答案:(共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收集氨气时,应该在集气瓶口塞一团棉花,A不正确。B中锌电极应该插入到硫酸锌溶液中,铜电极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B不正确。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D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可用作干燥剂,此干燥剂属于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A、CO2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会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错误;B、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会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错误;C、NH3溶于水显碱性,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正确;D、二氧化硫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会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探究性实验.. |